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博扬州“友谊日”综合报道

(2010-06-10 10:05:35)
标签:

嘉宾

世博会

家乡

安德里亚

扬州

杂谈


    本月8号到9号是上海世博会扬州“友谊日”。来自57个国家和地区近百名世博会参展国家及国际组织官员、上海世博局有关领导和30多名海内外媒体记者相聚扬州,到扬州观园林风光、尝淮扬美食,赏地方曲艺,泡扬州沐浴,品淮扬茶道,购工艺精品,体验了“做一天扬州人”的惬意。记者高虔、吴月记录下了这些嘉宾在扬州的精彩瞬间,首先我们跟随他们去双博馆感受一下这些世博嘉宾聆听“广陵潮”的美妙感受。
   
    (出口播):0609-友谊1-吴甜甜
   
    “18(录音):这个是扬州欢迎你,那我也写一个,你也可以?那好。。。    (压混)”
    来自多哥的科库是一位“中国通”,说着还算地道的中国话,时不时爱和身边的扬州市民热情地打打招呼。在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区,中国书画吸引了世博嘉宾的目光,很多人向现场展示的书法大师索要写着“扬州欢迎您”等毛笔字样的小卡片,留作纪念,科库也不例外。不过,与其他嘉宾不一样的是,科库还在现场秀起了书法,一脸虔诚的写下了“谢谢你”三个字。当然,态度可佳,这水平嘛就真不怎么样了:
    (录音):看样是有书法功底的。这也是书法家。难写,很难写,谢谢你。。写得不错,欢迎再到扬州来.(压混)”   
    科库十分自豪的告诉我们,他来中国已有19年了。12年前,他曾经跟随朋友来过扬州,游玩了瘦西湖,他表示,这座宁静的古城就是他心中烟雨江南的代表。十年后再次来到扬州,科库自然非常兴奋,走到哪里都不忘拍照留恋,听说我们是扬州电台的记者,科库借着我们手中的录音笔道出了他的心里话:
    (录音):
    18“请问您为什么对中国汉字特别感兴趣呢?我们都比较喜欢说话,写是很困难的,他写给我,我也写给他,表示感谢嘛。那你学中文多长时间了?外国人来中国一般用一年的时间来学,我能说得比较好,是因为在这里呆得时间比较长。。”  
  来自美洲圣基茨和尼维斯联邦的赛克里特看到电子屏幕上显示的大海潮起潮落,好奇地问:“这是什么?”听着解说员的讲解,赛克里特神情中充满了对古城的景仰。在雕版博物馆展厅,看到工作人员展示宣纸的制造过程,赛克里特说自己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曾经看到过,真了不起。一边说一边还还兴奋地坐上工作台,学着工作人员的模样操作起来,虽然塞克里第一次尝试,可造出来的纸还真不错,赛克里说他一定要介绍更多的朋友来中国,来扬州,来尝试一些造纸的乐趣:
    (录音):
    “英文 。。。。” (口播止)

 

 

    世博嘉宾们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不夸张的说,这些朋友可谓是见多识广,不知道在实地感受了扬州的美景、美食后,他们对扬州有些怎样的评价呢?扬州和他们的家乡又有哪些不同呢?继续来听报道:
   
    (出口播):0609-友谊2-吴甜甜
   
    “来自厄瓜多尔的安德里亚是众多世博嘉宾中拍照最认真的一位。殊不知,当她专心致志拍摄她眼中的精致扬州时,她也成了媒体眼中的美丽风景。安德里亚出生在美丽的厄瓜多尔,以拥有巨龟等珍奇动植物而闻名,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第一次来到扬州,安德里亚掩饰不住眼中的惊讶,她说扬州很美,她喜爱扬州,它充满了绿色的植物,非常干净,感觉扬州是中国最好的城市:
    (录音):21“出英文”
    奔放的家乡厄瓜多尔和秀丽的古城扬州在安德里亚身上形成了强烈的碰撞,这也给她带来一种无以伦比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的冲击。在我们眼中稀松平常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安德里亚眼中仿佛成了稀世珍宝。烟雨蒙蒙中,漫步于在双东历史街区,泛舟于宛如水墨画的瘦西湖上,安德里亚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注意力,手中相机的快门不停闪烁。她不住地感叹,闭着眼睛随手拍下的任何一张照片都是动人的杰作,安德里亚说,她感觉扬州很特别,让她想起自己的家乡,在她的家乡也有很多的树,它们也重视环境保护:
    (录音):22“出英文”
    “他乡媲美家乡!”这是几乎所有的世博嘉宾们一致的看法,对于扬州来说,这些世博嘉宾们或许只是匆匆过客,但是对于他们个人来说,这座中国东南部的江苏小城或许已经成为了他们心中“精致、秀丽、小家碧玉”等美好祝福的代名词。”(口播止)

 


    刚才我们已经跟您说了,这次参加世博扬州“友谊日”的朋友来自世界57个国家和地区,嘉宾人数不少,在这么多人中,我们发现了一位特殊的嘉宾,他叫顾泉,为什么说他特殊呢?您接着往下听。
   
    (出口播):0609-友谊3-吴甜甜
   
    “之所以说这位嘉宾比较特殊,是因为他和扬州有渊源。这位四岁随父母移民美国的大男孩其实是一位扬州人,虽说离开扬州时年纪尚小,但童年的记忆尚存。顾泉说,小时侯最爱牵着爷爷奶奶的手逛大虹桥、柳湖路:
   16(录音):“我也是经常回来,因为我爷爷奶奶是住在这儿,我经常回来,我也是和他们一起长大的,在扬州师范学院那里。” 
    1987年出生的顾泉现就读于美国UC伯克利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报名参加了世博会美国馆“学生大使”的选拔,凭借着中、英文语言优势,以及在中国成长的经历,顾泉如愿以偿从一千六百多名竞争中脱颖而出,负责美国馆贵宾接待工作。这么多年来,顾泉经常趁放假的机会回家乡看望亲戚,顺便也到各处走走看看,而这次回家身份特殊,作为美国馆为数不多的“学生大使”,顾泉说,家乡的变化也让他更加明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深刻内涵:
   16(录音):“每次回来扬州的变化都很大,就像一个新的城市”
    因为自己和家乡这层不一般的关系,在这两天的活动中,顾泉经常会担当义务导游,以中、英文交替为世博嘉宾介绍扬州历史文化,遇到一些英文不是很流利的记者采访,他还志愿做翻译。顾泉说,现在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作为一位国际人,他愿意为美国与中国、特别是与家乡扬州搭建友谊之桥,做一名国家、地区之间的“民间使者”:
   16(录音):“有好几次我碰到扬州来的人,我总是很喜欢家乡来的人,总觉得goodluck.扬州是一个很好的城市,环境也很好。。”(口播止)
   
   (主持人语):嘉宾们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扬州得到了精彩诠释。运河西岸庄严肃穆的古寺塔影。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细丝垂柳。细如羊肠、蜿蜒曲折的个园林荫小道。无一不让人觉得扬城的秀、扬城的美。其实我们知道自己需要提升的地方还有很多,特别是现在扬州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各个方面都需要做精细化规划和管理,总之一句话,让我们继续加油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