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今年三十有二,有几分儒雅气质。是一所学校的音乐老师,另外还是一群孩子的声乐老师,有房有车一族,用一句当下非常时尚的话说,经济适用男一枚。就是一直工作的地方和环境都缺少与女孩子打交道的机会,不过,就算如此,给他介绍对象的人还是有的,不但是有的,还不少,只是不知是他运气不好还是什么原因,至今还单身着。
昨天,朋友象我诉说道:“眼看今年又要过去了,还没遇到一个合适的!”
“是不是你要求太高了。”
他很无奈的说:“我的条件其实一点都不高,只想找个有感觉的。我都相了几年亲了,都是大同小异,先讲收入,再讲家庭,再旁敲侧击地询问住在城区还是乡下。。。。。。 这样哪里还有什么感觉?”
哎,这搞艺术的,就是太理想化了!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选择配偶也将决定着未来的生活质量,现在的婚姻也变成了一种资源积累。与爱不爱相比,通过婚姻结合达到什么样的生活水平才重要。感情以后可以慢慢培养,“贫贱夫妻百事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残酷现实。
其实,这也很正常。“门当户对”、“攀龙附凤”这些词不是很早很早地就出现了吗?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这位朋友是男性,还有几年时间挑挑选选。如果是女性,那就玩完了,因为他早已过了“值钱”的年龄,直接被划入“剩女”行列了。
如今,浪漫已输给现实,所谓的相亲已变成赤裸裸的物质买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