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食客

标签:
旅游美食杂谈 |
短暂的美食之旅,为期两天。目的地:潮州、汕头
作为一个幸福的食客,俗称吃货,首当其冲的当然是要有一个强健又包容的胃。我对饮食不讲究,也没有追求,更谈不上考究了,吃货自不敢当。好在胃口和食欲还不错,时不时还能指挥大脑,凭着嗅觉东奔西跑。甚至为了多吃一点不惜放弃交通工具,从小城一头颠到另一头。不怕路远巷子深,也是一种食客精神吧。
http://s10/mw690/001U4gi4gy6VszNZrHX59&690
http://s9/mw690/001U4gi4gy6VQ4fVCe428&690
根据网上的美食指南,我们很容易找到了这家牛杂店。牲口和家禽的内脏被称为下水,有些人是不吃的,但有的人就好这口。真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嘛。印象很深刻,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里就有那么一位人物,布卢姆,吃起下水来津津有味:浓郁的杂碎汤,有嚼头的胗,填料后用文火焙的心,裹着面包渣儿煎的肝片和炸雌鳕卵。他尤其爱吃在烤架上烤的羊腰子,那淡淡的骚味微妙地刺激着他的味觉。他还常把羊腰子用黄油煎香后,撒上一层胡椒粉。对于不爱内脏的人来说,这些描述简直有点像西方中世纪的酷刑。
言归正传,我们慕名而来的这家牛杂店,从店面来看,实在不起眼,卫生条件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不敢恭维。店主像是母子俩,儿子,成年人,脸色苍白,眼大如牛,面无表情。既来之,则安之,我们点了牛杂粿条。大碗20元,小碗15元。我们要解开的谜是,何为粿条?我和气谦卑地请教年轻店主,他气都不吭,十分不屑地指了指摊子上一小筐像河粉一样的东东。这不是河粉?为什么叫粿条这种奇怪的名字?再问,他竟然置若罔闻,不理我了。是不是天天跟牛打交道,也长了牛脾气呢?
牛杂粿条上桌,还不错,味道清淡,没有腥气。味道淡说明材料新鲜,处理得干净,不必用其它重口味的调料来做掩饰。牛杂下面露出的粿条(看图),其实跟河粉很相似,窄一点点。我不是爱吃内脏有人,但没有吃出异味,倒也鲜香。总之,没有失望。赞一个。
在这家店里,只有这只小猫温柔地瞧了我们两眼。店主全然不睬食客,好牛!
http://s15/mw690/001U4gi4gy6VszO3qeq0e&690
(餐后甜点:五种食材制成的豆腐脑和龟苓膏)
幸福的食客之二,要有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有过这样的累人经验,有一位朋友是地道的素食者。一晚我们逛完街,精疲力尽,天色已晚,打算就在路边小吃店对付一顿算了。结果我的姑奶奶,真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跑遍了四周的小店,竟没有一家能让她坐下的,要么是汤飘肉味,要么人家的锅是炒过荤菜的,什么葱葁蒜通通不能沾。我真的要崩溃在街上了。
http://s13/mw690/001U4gi4gy6VQ49Hr9Gfc&690
(面食店,想买点桃包,可店主说,冷的,要自己加热才能吃。这是我们在潮州遇到的一个问题,一看我们是外地人,就有言在先了。通常不管三七二十一,要买就卖,你情我愿。可他们就没有卖的意思。我想这也是商家的实诚吧。我们只得悻悻离去,真的好想吃哦。)
幸福食客之三,结水平相当有点见识的同伙。这里的水平不仅指食量,也指经济状况悬殊不大的同伴。就算同一道菜也有大酒店与大排档的不同出处。经验,有一次在香港,一个小店的干炒牛河一盘要60元。我觉得有点贵了,我的同伴也是,所以就另寻别的,没觉得尴尬。但如果消费水平不一样就会很别扭。总之,大家有默契就好。
http://s12/mw690/001U4gi4gy6VszOr2tl8b&690
http://s4/mw690/001U4gi4gy6VT27W1Srd3&690
按照美食指南在这家店找到了鸭母捻,8元一碗。2元一个的春卷。绿豆饼,红豆饼还有香芋饼,3元一个。馅料很足,个个皮酥馅软,可以感受到店家的心意,爱甜食的我,好满足。虽然他们还是不怎么热情,有一搭没一搭的。
http://s7/mw690/001U4gi4gy6VszOsS3A16&690
第二天清早,在即将离开潮州去客车站的路上,我们东张西望,发现了小巷子有一小摊,中年夫妻在卖肠粉。这与我们平常吃的不一样,里面裹着满满的蛋和菜,上面浇的汁液里有麻酱,十分香浓。这是我们在潮州吃的最后一餐,随后坐车去了汕头。
http://s4/mw690/001U4gi4gy6VvlasuoHd3&690
在汕头一家老字号吃到了一直要找的蠔煎,不幸的是,一上桌就被我们三加五除二解决掉了。吃完才懊恼没有拍照。这也是我们屡屡犯下的错。有一张食客的嘴,却没有食客的心。所以只拍下了鱼丸。
http://s10/mw690/001U4gi4gy6VT1IUZiVa9&690
汕头,因为刚刚从老字号店吃出来,已经很饱,又经不住路边摊的诱惑,来了一份牛肉炒粿条,15元,诚意很足。虽然只点了一份,但人家一点也没有偷工减料,先炒粿条,再炒菜心,再是牛肉,最后浇汁,不少功夫。看他工序繁多,我误以为做了两份。结果人家心里明白着呢。赞扬他手艺,人家头也不回地走开了。牛呀!
http://s13/mw690/001U4gi4gy6VSRHpIzWac&690
最后,去潮汕不得不说的当然是手打牛肉丸。在美食家蔡澜的博客里读过,所谓手打,牛后腿肉去筋,切成方块,置于可两人合抱的大砧板上,双手各持三斤重的铁棒,将肉捶打成泥。这不仅是力气活,还极其枯燥无味,每天对着一大堆红翻翻的牛肉,周而复始。现在的年轻人谁受得了这样的生活?所以现在真正手打的已经很少,加上牛肉又贵,市场里牛肉丸价格从二十元到八十元一斤不等。外行人也很难从外观看出它们的差别。可想一粒好的牛肉丸承载着多少商家的毅力和良心。
幸福食客之四,从食物体验到幸福快乐的味道。从牛杂店到鸭母捻和绿豆饼的甜品店,再到炒粿条路边摊,店家没有笑面迎迓,更没有向我们力荐任何菜肴。他们的诚心实意全都表达在食物之中,顾客自会回头。这是莫大的自信。也是每一个食客的福祉。当然更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