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想起
(2014-08-12 09:23:12)
标签:
育儿杂谈情感 |
分类: 自家故事 |
前年的这时候,我在某个低智商游戏中嗅到“死”的味道。无论是现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于我都失去了神秘感和吸引力。我看到在利益的催化下一张张狰狞、丑陋、充满着邪恶的面孔。第一次看清人的脸嘴。对生活的热情被各个角落的冷风熄灭。人们徘徊于我幽深的洞口中,只是没有一个人扔下一根绳索使我摆脱其间。而是任凭我在深渊受尽孤独折磨,不时向我投来盛满可怜之情的眼神,传来无比悠长的叹息声,”可怜哦“。他们甚至没有耐心停下脚步去听一个落难人的心声。
唯一让我抖落“死”念的,是不远处传来“妈妈,妈妈”的童声。
每个人都是利益的使者,无一遗漏地表现出对利益的忠诚。渐渐地,我发现这个孤独的深渊未必不是一个好地方。从此不愿与人交往,更厌恶那可怜的的眼神。所谓可怜,不过是同情与鄙视混合物。这断然不是爱,而是摧毁,他们都不相信你还能爬得起来,真可怜呀。
曾经嫉妒我的人会在某个丰盛的晚餐上饶有趣味地谈起我的中年衰败,比任何下酒小菜都品得津津有味。只有拿别人的不幸作为谈资与兴奋点的可怜人生实在没有别的乐趣可言。
我鼓励孩子凭着自己的力气往上攀爬,总有可见天日的一天。有时往上点又掉下来,孩子不断地受到挫折与考验。有那么一两个晚上,我们受不了了,抱头痛哭。不为人知的泪水啊,成了唯一润泽生命的泉眼。我们没有方向,看不到一线光源。只是凭着毅力向前走。
前方路途不清,孩子重重的摔倒了。伤得很重。手术前他跟朋友打电话,我唯一听清的一句是:”这次让我妈受累了。“这种话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可是孩子在重重打击下和看到他最亲的人的绝情与自私卑鄙后,还是保存了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这时他的老师向他伸出援手。在病房里老师送来水果,跟他谈心。尽管那时孩子已经休学,不再是他班上的学生。
老师走后,我进入病房,孩子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妈,我要好好学习了。
第一线光从缝隙间照耀进来。
这个世界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讲究利益交换,只是我原来处在利益圈子里,人们看不到别的东西。生活还是困难重重,但孩子正在步步向前,他又遇到一位好老师,在他往下掉的时候拉着他跟上班里的步伐。
昨天,孩子对我说,高三是人生最幸福的阶段。这个孩子经历太多,总是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想法。
”你看,以前小,总是不懂事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明白事理了,又可以轻松的生活,除了学习外,不用为生计发愁。高中毕业后总会面对生活压力,社会的压力。生活就不像学习那么简单和单纯了。所以还是现在和同学老师在一起最幸福。“他一边说一边翻阅着复习资料。
很安慰,能在高三读到幸福的孩子,也一定会在日后找到自己的幸福。
当年那想死的心和我如今决定与孩子走下去的决心,都一样不为人知。别人没有伸手援助,也不必去抱怨,恰好给了我们自我调整的空间;内心的挣扎与彷徨,每个人都各自承受着。也许还要一直承受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