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星期一雨
今天煊煊5岁零9天http://s3/mw690/67fad422xcc9b253c3b52&690
煊爸多年不见的一朋友因事要在我们这呆几天,也是早出晚归忙得难得碰面。
第一次见到家里的陌生叔叔,慢热妞自然是把老妈平常叮嘱告诫的礼貌待人抛到九宵云外,只顾玩自己的,甚至眼睛都不看叔叔一眼,真是有点“目中无人”,更不用说亲热称呼盛情待客了。
第二天晚上叔叔回来的时候煊煊小朋友已经上床准备睡觉了。我们一起谈了谈白天在外办事的情况,这回发现小家伙的眼睛倒不回避,必竟有过一面之交了,但是对人家还是不理不睬,绝口不提“叔叔”两字。
第三次见面的时候,虽然也还是“金口难开”,但多了一些肢体接触动作,从叔叔身边跑来跑去,更有甚者主动跳上舞蹈班的一个成品舞蹈显摆臭美。真是叫我哭笑不得!
可惜很遗憾,煊煊小朋友刚和叔叔快要熟悉的时候,人家却处理完事情要赶回去了。我想,如果明天叔叔还在我们家,孩子一定会有更主动亲近的表现。
似乎,对于慢热型的孩子,跟陌生人问好打招呼真的痛苦。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曾企图让孩子早上入园时跟老师打招呼,直到有一天我看见她微微张开嘴巴又把准备发出的声音吞了回去,这样跃跃欲试又没有战胜自己的过程深深刺痛了我。
后来的很长时间比较随意,我想如果孩子准备好了,会主动问好,不必迫于礼节而强迫孩子。慢热孩子可能都有一个小心试探和逐渐熟悉找到感觉的曲折过程,时间和成长,现在煊煊小朋友已经能很自如地和老师问好早安。
慢热只是气质特征的一种,她本身并没有错,我只有无条件地接纳,然后和孩子一起慢慢地慢慢地成长最终改变。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那样也许会更加加重孩子的思想负担。曾经多希望煊煊能象有些孩子一样,对于陌生人能主动问好自然交谈,可一次次下来的反思,让我不得不正面去面对这个问题,我越是急越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孩子慢慢教会我等待和慢慢引导,心理上的年龄上的个体上的差异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也不是说改就改一蹴而就的事情,给我们彼此时间,给成长一个过程。
等你慢慢地靠近老师,等你慢慢地靠近小朋友,等你慢慢靠近陌生人,等你慢慢地靠近不熟识的一切,你的成长,我愿意耐心等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