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四川成都杜甫草堂风光人文摄影休闲杂感杂谈 |
分类: 文化休闲 |
那是因为先读了杜甫的诗作,了解了他的生平,才知道成都的杜甫草堂对于这样一位伟大诗人是何等的重要!杜甫和李白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他的现实主义的诗歌风格和李白的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代表了唐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最高成就。
年轻的时候,读唐诗宋词,喜欢李白和苏轼一类的诗词风格,偶尔也觉得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很有一些情调,恰恰对被尊为“诗圣”的杜甫不是太喜欢,但这与杜甫的杰出的艺术才能是两回事,亦如人们常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是一样的道理。
随着年岁增长和阅历增加,自己的阅读喜好也渐渐地发生了变化,如果此时要问我:李白、杜甫,你更喜欢哪一位?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喜欢杜甫!
对于杜甫草堂,心仪已久。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想弄明白一个问题:杜甫一生创作了1400余首诗歌,其中有240余首是住在草堂时期创作的,且不乏优秀的代表作,而时间却只有短短四年!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在漫长的辗转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有他留下的故居,为什么单单在成都草堂的诗歌创作是如此的高产高效?带着这个问题来到了草堂,看了、听了、也想了,渐渐地有所感悟。虽然眼前的草堂几经兴建修缮,其规模和陈设远不是千余年前的原貌,但是草堂的极好的位置和优美的环境没有变,天府之国的淳朴民风薪火相传。当历经千辛万苦,从兵荒马乱中走来的诗人在这里定居,可以想见他是何等的欣慰,加之当时的地方官严武的帮助,也有了“检校工部员外郎”稳定的职位和收入,应该说,此时的诗人生活安定、心绪平复,长期的颠沛流离使他的生活阅历更加丰富,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的诗歌创作技巧更加精湛,此时此刻,杜甫的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高峰期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当代诗人冯至在《杜甫传》里说:“人们提到杜甫时,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这“忘不了”!就是因为杜甫在草堂的短短四年中写下了量多质高的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春夜喜雨》、《戏为六绝句》等流传百世的不朽名作!
成都,为“诗圣”提供了一个施展艺术才华的舞台——杜甫草堂!
杜甫,用诗化的语言为成都起了一个美妙动听的名字——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