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不看的“鸡蛋壳”
标签:
国家大剧院地标性建筑摄影杂感 |

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把他主持设计的中国国家大剧院昵称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这主要是指外观而言。它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精巧,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完美结合,使它成为北京一大地标性建筑。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被国家列为北京十大建筑之一,199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立项建设,至2007年9月建成,历时半个世纪。2011年底我在北京接受培训时,在一个雾霾天气里去瞄了一眼,感觉还是相当震撼的,特别是内部的建设和装潢极其宏伟和豪华。

大剧院外围环绕着水色荡漾的人工湖,总面积达3.55万平方米。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共同托起中央巨大而晶莹的建筑。
大剧院内有四个剧场,中间为歌剧院、东侧为音乐厅、西侧为戏剧场,南门西侧是小剧场,四个剧场既完全独立又可通过空中走廊相互连通。另外其内部还有许多与剧院相配套的设施。

“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保罗.安德鲁如是说,此言极是。有机会的话多花点时间去拍摄它外观的夜景,然后再深入其内部,我想一定不虚此行的,当然前提是拍夜景可不能有雾霾!
前一篇:喜欢鸽子的那些事儿
后一篇:梦幻漓江,山水桂林(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