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用此题目,心里不免有些发虚,因为事实情况并非如此。题目是缘自某县“映山红旅游文化月”的广告语:“生态大观园,‘醉’美映山红”。

某日出差到某市,偶然听朋友说:某县正举行以花(映山红)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活动,前一天刚刚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的开幕仪式,一些演艺界的名流也前来助阵。本以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有必要顺道去一饱眼福。于是办完了公事,婉谢了接待单位的晚宴,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了目的地。
第二天,当我们怀揣着对映山红的美好憧憬,来到所谓的生态大观园时,眼前的映山红已经渐次凋谢,很难想象这是‘醉’美映山红!更不可理解的就是前一天还在这里搞过仪式,那某某歌星(现今已经沦为二、三流了)还在这里献歌。细细一看,这样的文化月居然已经搞了六届了(加上此次)。大观园内很零乱,仍在建设中,就是这样的情况还收取每人60元一张的门票。进来看过的人一个个叫苦不迭:又被忽悠了!莫非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唱戏了?
实际上本人是有思想准备的。近些年来,全国各地类似这样的“节”和“月”多如牛毛,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某某“牡丹节”就是一个明证。想当年那一座山上统共才开那么6至10朵的牡丹花,却硬是被我们所属某市的一帮长官们打造成一个影响全国的“牡丹节”,当时要求所辖的县、区为办好“牡丹节”要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公开声称要举全市之力办好“牡丹节”。反正花去大量的银子了,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幸亏在举办了几届之后,遭到了媒体曝光就“一蹶不振”了!我不知道我们所属的这个市后来被撤掉了,是否与此有联系?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现代社会信息异常发达,真正让人喜爱的风景勿需宣传也会不胫而走。皖南的一处风景就是因为几个搞摄影的人去了一趟发了几张图片,很快引来游人如潮。
还是不说这样的事情吧!借题发挥又有何用?反正我们这儿每年除了正常的传统节日外,又多了两个“节日”了,我们也或多或少受到株连了。且发几张“‘醉’美映山红”,聊胜于无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