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爬行动物性别决定因子

(2015-05-28 10:57:40)
标签:

转载

分类: 动物

爬行动物的性别决定对于研究爬行动物是一个关键,根据以往的研究表明大多数爬行动物是具有温度依赖性性别决定('temperature-dependent sex determination' or TSD),而一部分爬行动物是具遗传依赖性性别决定('genetic sex determination' or GSD),还有一部分爬行动物是具环境依赖性性别决定('environmental sex determination' or ESD)。GSD 呈多样化,有雄性异配性别决定,有雌性异配性别决定,也发现雌雄都无异配的性别决定,值得注意的是 GSD 是指後代的性别具有不可逆转性。ESD 是指有具体的外部环境决定性别,不只 TSD,比如水分等。而我们要说的 TSD 的研究方面的结果有很多的不统一性。

    TSD 的研究被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生物系(Department of Biology, Indiana University)的 Michael A. Ewert (1994) 将之归纳为三种模式:

    MF 模式 (Ia),即在低温下产生雄性,在高温下产生雌性

    FM 模式 (Ib),即在低温下产生雌性,在高温下产生雄性

    FMF 模式 (II),即在低温和高温下均产生雌性,在中间温度下产生雄性

    Eendebak (2001) 的报告中指出在其孵化的515枚赫尔曼陆龟(Testudo hermanni boettgeri)卵中,在25~30℃全部是孵出雄性;在31℃有79%是雄性,21%是雌性;在32℃有26%是雄性,74%是雌性;在33~34℃只孵化出雌性。而他也强调,如果要孵出雌性则必须有至少5~7天的决定雌性温度,如果要孵化雄性则需要更久时间来维持决定雄性温度;在30~33℃就是一个雌雄性比例转换的温度,在31.5℃可以孵出1:1的雌雄性比例。Eendebak (2001) 在报告中还指出高于34℃或者低于23℃则卵会全部死亡。

 

研究显示不是所有的 TSD 类型都有严格的某个模式,TSD 曲线显示,在某一温度区域孵化出的个体全部为雄性或雌性,曲线中有一由全雄转变为全雌的孵化温度过渡区,按此温度进行孵化,产生的雌雄比率接近1:1。当温度离到这个过渡区时,其性比即偏向雄性或雌性。[注]

    可以归纳为:

    高温及高温过渡区产生雌性,低温产生雄性

    高温产生雄性,中低温产生雌性

    高温和低温产生雌性,中温产生雄性

    与其它性状一样,决定性别的是基因和环境两大因素,有的生物中基因的作用占主导,几乎不受外环境的影响,而另外一些生物看来环境因素似乎起着主导的作用,一般认为环境是通过基因起作用,在细胞生物学上所反映的常常是性别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密切,即性染色体。

    在爬行动物中,具有性染色体的物种,其性别是由异型染色体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基因决定受精卵发育为雄性或雌性。就以往的研究认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