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书店里浮动的毒药!

标签:
竹林墨客京城墨客书籍文学毒药杂谈 |
分类: 兰墨淡香 |
夕阳继续着往黄昏压来,而我慢慢的走在西单的街上,吞噬着寂寞无情的北风,渴了去附近点买了杯咖啡,在长凳上漫无目的的坐着,风很大所以街头的行人迈着急匆的步伐躲闪着凄凉的风。风依然很凉,北京的风总是那么硬,咖啡冷掉了。而我还不想离开这里。
在长凳上坐着,欣赏着行人和北京的灯火阑珊,枯萎的花骨依然在树种上随风飘零。看到书店已然灯火通明,不思直路进。
偌大的图书大厦,散帙随处可见。不禁走到诗词处寻找书店,没新作得心,遍到宗教类上选择了几本星云大师的书籍,几层的大楼书籍琳琅满目,一层一层的慢慢的寻找着自己喜欢的书籍。
逛了一圈下来,我发现了几个问题,在书店最多的书和别的城市没有什么两样。摆的最多的还是那几书系列,首先那个鬼吹灯,这个“鬼”的灯是吹不完了,北京亦然多处是这个鬼,其次就是以什么都会品的易中天和于丹的品系列。易先生最熟悉的是三国,于先生最熟悉的是孔子,走进发现主要精通的书籍则少,而品别的较多。易中天先生连中国人都品了,而于先生把老子孟子都品了。嘴巴大了真的什么都能品了?
再就是一个老夫子季羡林。首先对于季先生的贡献是赞许的,可是现在还真的觉得此夫子有点为老不尊,季先生是谈人生,说品味,话社会,点语言,牛棚杂记等等总之是季先生的作品最多,什么的都出,季先生已经是古稀之年,怎么还有如此大的精力孜孜不倦的出书呢?季先生您多休息吧。给中国文学的作品够多了。作品再精不在于精。
更泛滥饿则是那些事,以明朝那些事为主,到宋朝那些事,清朝那些事等等,陈谷子烂芝麻的所有事都被捣腾出来。
以上的作品是多而占据了大部分的位置。更甚者则是出书热的弊端,以选秀人物和明星维为主,她们好像都有专业的理睬团队,知道出书挣钱则多半在现在比较有名气的时候出书,尤其以一个选秀的男生为主,曾经看过他的采访。说他一直在饭店说服务生,奇怪的则是他出书则多,昨天还在洗碗今天出名就能写书,文化功底和文笔增长象火箭一样上升。
看着这些,对文学书籍和出书的事情,真不敢往下想,这些毒药,不仅毒着我们还毒着书籍和文学。
逛完三层实在累了,就找一个人流比较少的地方蹲下休息下,刚好旁边有个导购员。不觉和他聊起来。我问他“现在什么类型卖的比较多。”他回答“现在最多的是经济危机的,理财的,还有创业人员的”,我又问道“创业型的书籍谁的卖的最多。”他坚定的回答“黄光裕和马云”。我点了点头,又问他现在也是吗?他说“黄光裕的下架了。马云的还在。”我对他乐了下,“恩,应该的。”
朋友打电话说已经到楼下,我拿着书走出书店。抬头处,见凉蟾多亮,心中无限凄美,且盈心。
对,这就是北京之夜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