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东幼儿园给全体幼儿教师进行学龄前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标签:
淮安婚姻咨询亲子教育咨询情感情感咨询 |
分类: 家庭亲子心理 |



2、前运算阶段(2-6、7岁)
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A.思维水平:是形象思维,即对看到的图像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很强的处理能力,这是人的创造力的基础和根本。B.泛灵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生命的,所以会和树木、花草、小动物说话。
D.思维不可逆性-知道A>B,不知道B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
1、自我概念的形成:7岁以前,儿童对自己的描绘仅限于身体特征、年龄、性别和喜爱的活动等,还不会描绘自己的心理特征如性格等。
2、自我评价的发展:3岁儿童还不会自我评价,3.5-4岁起开始发生自我评价了,5岁儿童绝大多数已经能进行自我评价。总地来说,自我评价能力很差,成人,尤其是家长和老师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个性发展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幼儿作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是有害的,幼儿需要成人的及时表扬和鼓励:
3、自我情绪体验:幼儿的情绪体验越来越深化(开心、气愤发展到委屈、自尊、内疚、羞愧感),同时又容易受周围小朋友的情绪影响。(*所以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哭,其他很多小朋友会一起哭。一个人笑,其他小朋友会一起哈哈大笑)还特别容易受成人的情绪影响。所以家长、老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幼儿很会看大人脸色)
A、允许孩子哭,宣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是有价值的,让孩子接纳负面情绪。大人首先要接纳。
B、教孩子感受“笑、生气、哭”三种情绪,学会用合理途径发泄负面情绪,让自己快乐起来。
C、鼓励孩子涂鸦。(涂鸦是和潜意识连接的重要方式。)玩沙子、玩泥巴、培养爱好都有助于保持良好的情绪。
D、发泄了情绪后,再和孩子讲道理。
E、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在3、4岁儿童中还不明显,从缺乏自我控制到有自我控制的转折年龄在4-5岁,大班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但总的来说,6岁以前的幼儿自控力还是较弱的。
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软糖吃掉。有些孩子则能耐心等待,暂时不吃软糖。他们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或闭上眼睛不看软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结果,这些孩子终于吃到两颗软糖。
二、道德认知:
1、前道德判断阶段(4-5岁)
没有判断能力,直接授受行为结果
2、他律道德判断阶段(4、5岁-8、9岁)
(1)依据他人的价值标准
(2)依据行为的物质后果,不考虑行为者的行为动机
3、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9岁后):
@所以,幼儿早期,不要拿大人的道德要求来要求孩子,孩子还没有道德观念。(3岁时寄旧衣服)
4、5岁时,道德标准服从长辈和老师,此时可以有意识的培养道德观念。用奖励和惩罚双重方法。
三、攻击行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取笑、叫绰号等。3-6岁儿童的侵犯行为随年龄增长,身体攻击4岁时达到顶点,以后,身体攻击减少,言语攻击增加。5岁后,侵犯行为开始减少。原因:1、父母和教师不容许侵犯行为,鼓励合作与分享;2、儿童从自身经验中懂得,协商、谈判是达到同样目的的有效手段。
四、亲社会行为
五、同伴关系的发展: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1)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
(2)3-4期间,依恋同伴的强度及与同伴建立起友谊的数量有显著增长
(3)幼儿期友谊特点:地理位置邻近、有共同活动、拥有有趣玩具
同伴关系的作用:
(1)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
(2)同伴效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3)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4)同伴效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六、第一反抗期
1、出现时间:大约三四岁
2、特点:
(1)自主欲求提高
(2)拉开与母亲距离
(3)活动范围自我选择程度变大
(4)做事强调“我来做”,拒绝帮助
3、反抗期的意义
(1)反抗期是正常现象
(2)经过反抗期的幼儿,成人以后自主性强
(3)没有表现过反抗期的幼儿,成人后有缺乏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倾向。
前一篇:心理咨询师是情绪垃圾桶吗?
后一篇:给淮安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