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具儒者气象的学者——在《汤一介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2014-07-28 10:29:39)
标签:

汤一介集

文化评论

刘梦溪

中国文化

分类: 推荐博文

    http://s2/mw690/001U2QEtzy6KNljtzax01&690

                                   最具儒者气象的学者

 

      ——在《汤一介文集》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刘梦溪

 

 

我与之往来比较多的师友,很多都在北大。而在这些师友中,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又自不同。我和他们相识、订交,快四十年了。他们对我而言,亦师亦友,经常能从他们那里受到教益。

 

看到汤先生十卷本文集出版(《汤一介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感到一种喜悦。就为学的分类说,他属于哲学,主要是中国哲学。但他学问的底色,是儒家思想。他的学问特点,是对儒释道三家的思想都有专门的研究,做到了会通三教。文集中的《在儒学中寻找智慧》、《佛教与中国文化》、《早期道教史》,是他研究“三学”的代表作。他的名著《郭象与魏晋玄学》,则是归结儒道两家思想的著作。近年他致力于《儒藏》的编撰,并非偶然,不妨可以看做是他在学术上的“归宗”之作。不过他为学不专主一家,他走的是二十世纪学者的通儒的路径。

 

他为学为人是统一的。他是君子,是仁者。不久前看望汤先生,他说如今回到了《论语》,最喜欢孔子讲的“仁者安仁”。汤先生是我认识的当代学人中最具儒者气象的学者。

 

他的学问的成功,得力于两个条件:一个是先天的,即他的家学传统。包括他的祖父的立身行己,堪称德范。他的尊人汤用彤老先生,是公认的研究佛教史学的大师。我们看钱穆先生的《师友杂忆》,钱对很多学人都不无微词,惟对汤用彤先生称颂备至。汤一介先生的家学,使他比一般学者“得天独厚”。二是后天的,即他的了不起的夫人乐黛云教授对他的扶持与协助。他们是患难夫妻。苦难会增加学问的深度,会使一个学者更具人文与社会的关怀。

 

汤一介先生的学问立足本土,但从不忘记域外学术思想的沟通与吸收。他是国际型的学者。在这方面,乐黛云先生扮演了桥梁的角色。乐先生精通英文,长期致力于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研究,大力传播跨文化沟通的理念。他们既夫唱妇随,又妇唱夫随。

 

近三十年来,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活动,为学术界赢得了声誉,为国家赢得了荣誉。王国维曾说:“天而未厌中国也,必不亡其学术。天不欲亡中国之学术,则于学术所寄之人,必因而笃之。”汤一介先生自然称得上是“学术所寄之人”。让我们深深地祝福他们。

 

(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文化》杂志主编,中央文史馆馆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近代中国研究》20140630

                       非责任编辑:江



       (文章配图:蔡志忠先生绘:《孔子著书图》,以及《汤一介集》书影,题目据刘梦溪先生博客题目改动。)

 

http://s12/mw690/001U2QEtzy6KNlBBguf5b&690

http://s11/mw690/001U2QEtzy6KNlEto4qa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