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Dermarest3%水杨酸啫喱,顺便说说酸类去角质

(2014-11-22 15:36:30)
标签:

杂谈

点评Dermarest3%水杨酸啫喱,顺便说说酸类去角质
皮肤干燥粗糙,摸起来不够光滑,大部分人都想到的是立刻使用保湿产品。可惜在皮肤的最外层堆积着老化的角质细胞,不管你涂了多少保湿产品,皮肤的粗糙还是依旧。老化角质不仅让皮肤看起来没有光泽感,容易粗糙,还会阻挡保湿产品的成分渗入角质层内部发挥作用。过于油腻的保湿面霜还会让角质细胞粘在一起,影响正常的角质细胞脱落,所以你看到油性皮肤有更多的痤疮和黑头问题,这都有角质代谢异常有关系。
对于去角质,除了常见的物理去角质成分外,就是曾经很流行的酸类成分,这些成分大有卷土重来之势。常见的酸类有水杨酸(Salicylic acid)和果酸(Alpha Hydroxy Acid)两类。关于果酸的最早研究是来自于上世纪70年代末,使用果酸产品可减少角质细胞间的聚合力,加速老化角质细胞脱落,促进肌肤的正常更新,同时还能让毛孔周围的角化栓塞易于脱落,并畅通毛囊管,有效防止毛孔阻塞。而对于抗皱方面,果酸作用于真皮层时,则可刺激真皮层内透明质酸、粘多糖、胶原蛋白及弹力纤维的增生及重新排列,细纹和皱纹也会跟着减少。果酸本身就是一种保湿成分,特别适合干性皮肤使用。

而对于水杨酸的研究则比果酸晚了不少,最早的研究是用来去除老化角质,缓解青春痘的问题。水杨酸最早提取自柳树皮,而大名鼎鼎的阿司匹林就是经过乙酰化的水杨酸。水杨酸除了发现具有去角质能力外,还有一定的抑制皮肤炎症反应的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可以有效的溶解在油脂中,对于油性并伴有痘痘和黑头的皮肤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还有一些研究表明水杨酸也有一定的促进胶原蛋白生成的效果。和果酸相比,水杨酸没有使用的保湿效果,相反可能会引发皮肤干燥,所以干性皮肤还是选择果酸为宜。

使用哪种酸类产品应该按照自己的皮肤类型和问题来选择,这些酸类成分发挥作用的pH值都偏于酸性(pH值3-4之间才有去角质作用),对于正在敏感的皮肤是不适合的。当然在皮肤不敏感的时候,还是可以选择定期使用一次酸类产品来达到去角质功效。果酸产品的有效浓度在4%以上,中国法律规定的果酸产品最高浓度为6%,美国和台湾是10%,同时pH值要高于3.5。水杨酸产品的有效浓度1%以上,而护肤品的上限是2%,洗发水为3%。不少人会担心使用酸类产品会让皮肤变得更敏感,角质层更薄。皮肤正常的pH值是5.5-6之间,符合法律规定的酸类产品,只有在涂抹到皮肤很短的时间内发挥发了去角质功效(pH逐渐上升的结果),并不会达到像医学换肤的那种“烧皮”效果。另外一点,使用频率应该根据自己的皮肤而定,不是一定要每天两次,天天使用,同时不要叠加使用多种酸类成分,不然很可能出现过度去角质的情况。

过度去角质有什么结果?发红、刺痛等不适感,还可能会严重脱皮。如果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应该停止使用去角质产品。皮肤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

使用酸类产品的同时不要忽略掉白天的防晒品,必须要使用SPF15以上具有广谱防晒能力的防晒乳。

这支3%的水杨酸啫喱是无意中发现的产品,是打算用来改善后背的痘痘和痘印问题的。看到这里,你不是说了护肤品只有使用2%的浓度吗?没错!护肤品最高只允许有2%,而在医生的处方里可以有更高的浓度。这支啫喱就是针对牛皮癣患者使用的,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PSORIASIS MEDICATED TREATMENT GEL。牛皮癣患者的皮肤往往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角质,不仅外观受影响,还会影响药物渗入皮肤内部发挥作用,所以要去角质。对于严重的头屑和头部牛皮癣患者,也可以使用3%浓度的水杨酸洗发水(强生有相关产品)。
产品是完全的啫喱质地,没有任何的粘腻感,非常易于涂抹,而且瓶口的设计也能够帮助控制用量。基质是丙二醇、水和聚硅氧烷,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皮肤类型需要。产品还加入了锌、泛醇、绿茶、甘草酸二钾等舒缓保湿成分,尽可能的减少高浓度水杨酸对于皮肤的刺激。
使用感受,涂在皮肤上会有轻微的刺激感,没有10%果酸这种产品来得强烈。虽然没有标明可用于面部,但我还是用了。对于黑头的效果明显比2%浓度的更佳,那种顽固的黑头也能有一定的改善!浓度高,用在面部也没有出现明显脱皮的情况。这里也强调一下,如果把产品用于面部产生不良反应后果自负,产品不推荐用于怀孕和哺乳期的女生。基本我都是把这支产品和2%浓度的交替使用,如果痘痘严重,我就晚间一次3%,白天一次2%,同时配合A酸和外用抗生素。
据我了解医院使用的水杨酸酊就是3%浓度的,可惜是以酒精做为溶剂,对于皮肤的刺激性很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