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现代医学在中国的前景是悲观的,也许与我接触的负面东西太多有关。前文仅仅只列出了被杀身亡的医护人员名单,那些重伤的、成为植物人的、还有口气活着但生不如死的都没有在名单上。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是一种什么体验,无需我赘言。在临床实践中,几乎找不到在执业生涯中没有被病人家属侮辱、谩骂过的妇产科主任,急诊、儿科、普外和骨科的主任医师,也大抵如此。别看一些在台面上大呼小叫的专家、教授、博导、院长、书记,只要是从妇产科这个行业里出来的,就鲜有不被病人投诉、辱骂的。所以,对于年轻的学子想转行的话,我是非常的人格分裂。一方面希望他们不要再走我们的老路,另一方面对于想转行的后辈,我也绝不挽留。不仅不挽留,还把我认识的人当中转行成功的例子,写在这里,供有意转行的医学生和医生参考。由于我的阅历比年轻人多很多,但这个小引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补充,不久之后,再写2.0,3.0甚至一个指南出来。促使我写下这篇文字的原因之一,是前一篇文章中极少数人的留言。即便是在网上,也有一些网友的留言使人不寒而栗。我想现在还年轻的学弟学妹们,正在踌躇不前的人不在少数,那就让我把我所知道的一些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我当年学医的时候,我和老师、父母对医学都毫无概念,那时候资讯很不发达,要看个招生广告,还要跑到县政府大楼的布告栏去,看了之后把仅有的几个学校的“专业介绍”抄下来,与父亲商量。极力主张我学医的是我父亲,他觉得医生这个职业比当老师强,因为他有位难友在劳改队劳改期间还是“医生”,不用做那些重活脏活危险活,还从事着自己的专业,而他满腹经纶却只能去修地球,所以他才极力主张我学医。我那时年纪很小,根本就没有什么职业规划,更不像现在的高中生那么明确,对任何专业都不了解。父子俩在家里对“临床医学专业”和“预防医学专业”争论了很久,不知道哪个专业毕业后才是穿白大褂的医生。临时到填报志愿时,有个同学的父亲是医生,他告诉我说填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才能当医生,我才懵懵懂懂没有填报成预防医学。我想跟我一样对医学毫不了解而走上这条路的人一定还有不少。
在我的同学当中,当临床医生的比例大约是70%,这是一个很高的比例。余下的30%的人当中,最令人惊讶的是有位同学毕业后不久,就到火车站旁开了家面馆,后来做餐饮,逐渐做大,虽然不是显头露脑的人物,但也积累了很大一笔财富,我们两次同学会他都是金主。不过他前几年转行做互联网,不知道情况怎么。如果把赚钱作为一个目标,医学知识并不是很重要的。学医毕业开餐馆也一样活出了自己的人生。还有一位同学跟随自己的老父亲做装修,一位去制造灯具,都是转行非常坚决的代表。
或许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有两位做药代的同学,似乎都不成功。其实讲人脉,他们应该是很雄厚的,因为他们开始做药代的时候,已经有同学做到科主任和副院长这个级别了,按理他们应该能赚钱,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这两位都不再做药代了。但比他们低很多年资的学弟学妹们,做药代比他成功得多。
在不做临床的人中,做科研的人最多,但最后做成大咖有可能成为院士这个级别的仅有一位,多数人是在欧美或国内的实验室工作。做科研需要坐冷板凳,并非合适每个人。现在做科研的类型很多,既有基础医学的,也有转化医学的,但都需要医学专业的背景知识。如果对临床医生这个执业很厌倦了的话,转行为临床科研人员,也是一条出路。
既需要有些专业知识,又不再接触临床、科研的人当中,做出版社编辑、报社医口线记者,也是需要人的。有位仁兄读完研究生后,制作了一部科教片。制作过程中,突然对制作“电视”产生了浓厚兴趣,就到一家电视台求职做医学类编辑。开始只做医学类节目,现在竟然是一家大型电视台的首席采编,现在做的片子,跟医学毫无关系。
报考公务员也是医学生和年轻医生的一条出路。海关的检验检疫、公检法的法医、卫计委下的执法监督等,都需要有医学背景的人才能做。在同行中,有三位医生(其中有一位还是副高)先后通过了司法考试,成为执业律师,专门接手医疗官司,但这三位转行后,都离开了原来所在的圈子,在远离本医院的地方执业。应该说,现在的境况跟我当年毕业的时候已经完全不同,条条道路通罗马,根本就没有必要吊死在一颗树上。现在保险业、与健康有关的APP等行业,都需要大量有医学背景的从业人员。前年有个远房侄子医学院毕业时告诉我。他们班36多人毕业,只有9个人从事临床,其余的都改行了。
还有一位离奇人物,应该算“家属”,这里暂且称他为老G。
老G是我的同年人,他太太是我的病人,在我这里住过两次院,我从跟他谈话的过程中发现他有很多医学知识。开始以为他是久病成医,后来他太太告诉我,说他当年也是医学院的毕业生,但他毕业后做了一年医生,就没有再做,而是帮人去送小广告。从送小广告开始,到承包印刷厂、自己开印刷厂这样一个过程,完成了原始积累,现在是某行业的翘楚,业务分布全国。他的医学背景对他的职业生涯没有丝毫帮助。唯一有点帮助的,是他40多岁的时候,发现自己有便血,到医院一查,原来是结肠癌。由于是早期,确诊、手术后效果很好,算是医学在他人生道路上对他的唯一一点帮助。
正是“无巧不成书”。文章写到上面的时候,出去接诊病人。回到办公室不到1分钟,老G带他太太来我这里就诊。乘他太太去门诊抽血化验的时机,我们又聊了很久。这次我有意问了一些他创业、经营的事。按照他的说法,他在做实业时,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人勤积财”,就是原始积累,必须勤快、厚道,积累客户和财产。在他小广告、承包和经营印刷厂的时候,吃了很多苦,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和人脉。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团队,就必须“人聚财散”,就是对手下的员工要好,不要残酷剥削,要让人家有钱赚,有能力的人才愿意帮你打工。由于他有了非常稳定的销售队伍,每天都给他承接大量业务。虽然现在生意很不好做,但他的年毛利润竟然可以达到3000万,他手下的销售经理,月薪可以达到5万多。说着说着,他话锋一转:我现在的纯利润不到900万,其余的呢?他看淡了人生,其余的钱做了慈善,这叫“人尽财散”,被他称为事业的第三阶段。“你知道我得过癌症。从死亡边缘上过来的人,我现在对钱根本就没有什么感觉。反正再干几年就干不动了,要那么多钱干什么呢?”老G如是说。这大概是他做生意的境界和体验。
他跟我说了一句很经典的话:做生意要傻,才能赚钱。有些人非常精明,处处精明和算计,结果大家都怕他,这样的人只配做小生意,当不了老板,也做部不大。因为谁都不愿意跟精明人做生意,都愿意跟憨傻的人做生意。这跟看病是同样一个道理:太精明的患者,那个医生会喜欢呢?记得多年前,有位主治医生犯了点小错误,把医保无法报销的三根线的费用(180元),忘了写上“自费”,有个病人来找麻烦,要求赔偿。当时那位医生也是年轻气盛,连忙从口袋里掏出2张百元大钞,甩门而去。搞得那个人拿钱也不是,不拿也不是。这种人做生意,我估计发不了什么财。
不知不觉跟老G谈了一个多小时,他太太检查完毕后,我们又谈了一会儿。真的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但跟他的谈话,打烂了我原来的写作计划,我就权将将这个例子写在这里,献给那些准备转行的朋友,仅供参考。最后要说的是,作为最难学的“临床医学”都学完学成了,数以几千万字的36门功课都完成了,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呢?按照老G的观点,只要肯吃苦,再在金钱上别那么斤斤计较,总是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做什么不能过一辈子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