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由于经济上的原因,普查某种癌症,最好有这样几个条件:发病率高、取材方便、普查方法简单。宫颈癌的发生率很高,尤其是在初次普查的地方,会累积好几年的病人,普查时可以发现高达300-500/10万人口的患者,所以宫颈癌的发病率,满足了这第一条;其次,宫颈在妇科检查时,很容易暴露,取材非常方便,满足了第二条。而Papanicolaou医生将组织染色的方法用于细胞学染色,并将细胞染色过程简化为固定、染色、分色三个步骤,真的是简单明了,极大地提高了普查宫颈癌的效率,所以巴氏涂片又称为巴氏染色。
巴氏涂片虽然简单,但是有个很大的缺点:很多细胞堆积、重叠在一起,要想明确诊断,是件不容易的事。美国在实施巴氏涂片普查后,美国的宫颈癌病例减少了70%,但世界上其它地方就没有这么幸运。我曾经问过一个做细胞学检测的人,一年可以见到几例?她的回答是“很少”。我读研的时候就专门看这个,有天要离开这老东家的时候,到细胞室去与这位改行的护士妹妹告别,坐在显微镜前看了一下:“这例不是癌么?”后来活检结果证实是例早期癌。这件事给我的感触很深,国内很多半路出家的技术员,发现早期宫颈癌的的确不多。
巴氏涂片对癌的发现率低,主要原因是片子质量不高。其实这个问题在美国也同样存在。1987年,美国的细胞学家们在小镇Bethesda开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决定放弃传统的制片方法,改用将从宫颈上刮下来的细胞,在实验室里清洗、离心后,去除杂质后,再涂抹在玻璃片上,以制备高质量的涂片。细胞学家首先要对片子的质量进行评估。如果片子上的细胞太少,或者叠加成几层,无法评价时,应该重新制片。并制定了新的阅片规则,称为Bethesda系统。现在广泛使用的薄层细胞技术(TCT),就是从这个新评价系统的演变而来的。
宫颈癌普查过程中,之所以可以很容易将癌细胞刮下来,是因为癌细胞会分泌一种唾液酸,这种唾液酸使得肿瘤组织之间的连接很疏松,癌细胞很容易掉下来。宫颈上没有痛觉(但有内脏神经引起的牵拉痛),所以刮片时是没有疼痛感的。有些人对做涂片有顾虑,怕痛,其实是不必要的。
在宫颈细胞学建立之后,不久就将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搞清楚了。原来,宫颈癌是一种生长相对缓慢的肿瘤,从癌前病变到浸润性癌,平均跨度长达5-9年左右。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医生有足够的时间对其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
由于宫颈癌从癌前病变到浸润癌这段时间很长,所以在某个地区第一次普查时,宫颈癌患者人数就特别多,可以高达300-500/10万(普查)人口。如果每年都进行普查,这个数据就会不断降低,低到仅有50人/10万(普查)人口左右。当然,这也与当地是否有HPV流行有关。南疆、鄂西、江西三地,属于我国的高发地区,普查时患者较多就很好理解了。
由于宫颈细胞学的普及,深入研究发现宫颈癌在成为浸润癌之前,仅侵犯宫颈上皮,一般不侵犯宫颈上皮内的基底层。这样就将这种瘤称为宫颈上皮内瘤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癌前病变。根据瘤变面积的大小,分为I、II和III三大类,其实到了CIN III,基本上就属于原位癌了。即使是原位癌,治疗效果也非常好,基本上可以做到100%,所以不将CIN视为癌症,而称为癌前病变。有些人一看到有个“癌”字,吓得面如土色,实在是没有必要。
CINI中,大部分是可以自己转化为正常的,所以发现后仅需要严密观察,而无需处理。只有CIN
II-III需要做宫颈锥切。宫颈锥切的方式很多,既可以使用大家熟悉的LEEP刀,也可以使用电刀、冷刀等进行切除。切除下来的组织应该送病理检查,看有无浸润到基层。如果有或者证实为浸润癌,那就按浸润性宫颈癌进行处理。这里大家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子宫颈癌的治疗原则
再说说宫颈糜烂。不知道是那位老爷爷当年把这个词介绍入中国。其实所谓的宫颈糜烂就是宫颈管柱状上皮细胞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向外生长,使得宫颈的外面被覆一层柱状上皮,看起来红红而已,与其说它是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表现形式,不如说宫颈癌前病变在临床上没有任何特异性。由于在肉眼上无法鉴别,所以国内曾经有段时间把宫颈糜烂描述为宫颈癌的早期表现,是大错而特错了。现在教科书已经将这个错误纠正过来了,但总有些医院甚至医生的观念还没有更新,甚至有不良医院或医生以此吓唬病人。在微博上多次辟谣,但最近的新粉还在询问这个问题。
要提一下的是,极少数年轻女性,普查没有问题后不久,发现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宫颈癌,而且这类宫颈癌的预后较差。现在发现,这类宫颈癌主要由HPV18引起,多出现在年轻的白领。具体的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不过很少见。另外,怀孕时宫颈癌的癌细胞会长得非常快,所以妊娠时发现有接触性出血时,应该到医院进行宫颈癌的筛查,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要讲一下,阴道镜不是宫颈癌的普查工具。阴道镜是德国医生在上世纪初,发明的一种“阴道放大镜”,早期曾经想利用这种仪器开展宫颈癌的早期普查工作。后来发现这是不现实的。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发现在阴道镜的指导下进行宫颈癌的活检,效果较好。但也有不良医院把阴道镜也当成一个敛财的工具,实属不该。个别庸医甚至还使用阴道镜图片,吓唬病人说:看,都有宫颈糜烂了,还不手术!对于这类医院和医生,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不错,那就请你在http://sh.qq.com/zt2015/kexie/index.htm投我一票,上海市科协正在评选“大众科普奖”,我也想获奖!我的其它文章见我的这个目录http://weibo.com/p/1001603882369168859368?mod=zwenzhang,有80多篇文章,够你看几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