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2018-06-09 12:54:01)
标签:

家庭氛围

身心成长

良性交流

安全感

闫涛老师

分类: 亲子教育指导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篇首语:咱们中国人常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而西方近代的婚姻家庭治疗理论,就是要解读这本难念的经,其中原生家庭(family of origin)的观念,是十分有效的角度。“原生家庭”是指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家庭。原生家庭的气氛、传统习惯、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学效对象、家人互动的关系等,都深刻影响着子女日后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现。要学会认识到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才不致将原生家庭一些负面的元素带到新家庭去。原生家庭的教育、氛围,可能会影响和决定着孩子一生的性格。可见,原生家庭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何其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就是孩子的身心成长的乐园。作为父母,我们都殷切希望孩子成长的更顺利、生活的更幸福,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构建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原生家庭......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营造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做孩子背后最坚实的后盾呢?看看下面八张图片,是所谓好坏家庭的对比。希望每一个看到该文章的家长或准家长都能有所收获,进而帮助你们为孩子构建一个温馨而充满爱和正能量的原生家庭。

良性家庭:积极的对话,有效的沟通
负面家庭:消极的对话,沟通不顺畅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良性家庭,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时常注意孩子的状态,遇到问题也不会只是批评责骂,会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这样的家庭氛围,所有人都会很舒服,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而负面家庭,时常是缺乏沟通、负能量爆棚的。三句话不到就出语言暴力,甚至拒绝沟通,不听孩子的解释与想法、粗暴的打骂。


良性家庭:感到安全和舒适
负面家庭:感到紧张和害怕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家是什么?是筋疲力竭的时候,可以休息的驿站;是风雨无助时,可以依靠的港湾。

       良性家庭让人感到自在温暖,无论在哪里,只要想到家,就充满了无穷的力量和斗志。

       负面家庭让人畏惧和不安,是那个就算心里再苦,也不愿回去的伤心地。好家庭会疗伤,负面家庭雪上加霜。


良性家庭:很多赞美表扬
负面家庭:多批评和指责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每一次小小的进步,每一次成功,都值得赞扬。

       良性家庭能看到孩子身上的潜力和特质,并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嘉奖,每一次回馈都让孩子信心大增。

       负面家庭喜欢吹毛求疵,对一个地方不满意,就全盘否定孩子,削弱孩子自信心,越发让他(她)感到前途迷茫,孤立无援。


良性家庭:经常表达爱
负面家庭:把爱藏起来甚至缺乏爱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爱是能够融化世间一切矛盾与痛苦的力量。也是每个人心底最渴望的情感。作为一个孩子,他(她)天然的需要和依赖着父母的爱。父母的爱,对于孩子来说,就像赖以生存的空气一样重要。

      良性家庭随时随地向孩子诉说爸爸妈妈有多爱他(她),让孩子感到他(她)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被人珍视的,即使孩子犯错了,也不会觉得因此会被父母抛弃,从小就建立起了安全感,培养出了爱的能力。

       而负面家庭,会把爱隐藏起来,甚至缺乏爱。父母很少对孩子表达爱意,冷漠、粗暴。久而久之,孩子的内心就会有很多创伤,缺乏安全感,亲子关系疏远。


良性家庭: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负面家庭:用大呼小叫的粗暴方式管教孩子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家庭就好比是复印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孩子的行为表现,都无一不打上父母的烙印,你现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决定了他(她)以后为人处世的方式。

       良性家庭会把身教放在突出地位,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主动做出积极的榜样示范,供他(她)观察和学习,不会过度要求孩子去做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并且不会只说不做,而是做表率做榜样。

       而负面家庭则充满了教条和控制,父母把很多自己做不到的事情,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并且如果孩子做不到,就打骂相加。父母通常霸道强势,说一不二,把孩子逼进死胡同,从不思考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一味地以家长的威严去压制孩子。


良性家庭:父母倾注时间,给孩子高质量陪伴
负面家庭:很少互动与陪伴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越小越需要高质量的陪伴。没有真心的陪伴,哪来的亲密无间?

       良性家庭,非常重视对孩子全心全意的陪伴,父母时刻关注着孩子,但又不过度干涉,把亲子时光过得丰富多彩且而意义;

       负面家庭则常常牺牲亲子时间,以换取自己的自由时间。家庭成员之间除了吃饭,几乎处于零交流状态。尤其是很多做父亲的男士们,以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缺席孩子的童年成长阶段。


良性家庭:公开谈论自己的感受
负面家庭:感受和想法不能表达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目前中国成年人的心理状态:90%的人都有自卑情结,80%的人不能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大部分的人过着压抑、隐忍,但又可能随时因为一点小事而爆发的生活。

       真实的表达自己、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人类再正常不过的底层需求,而现在很多成年人都在这个部分上卡住了。根源,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当年是否允许我们真实的表达和沟通。

       一个良性家庭,是开放的,父母愿意聆听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让孩子自在、自由、自愿表达自己的主观感觉;作为家长,则给予孩子客观的建议和指导。

       而负面家庭气氛阴沉,孩子必须唯父母是从,不准质疑和提问,孩子内心过得压抑,语言表达能力也受到极大限制。


良性家庭:鼓励为主
负面家庭:惩罚为主
“原生家庭”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成长道路上,难免磕磕绊绊,孩子犯错也是家常便饭。

       良性家庭会在孩子失意时,伸出援助之手,鼓励他(她)一步步克服困难,闯过难关;

       负面家庭崇尚“棍棒之下出孝子。”对孩子,动辄不分青红皂白,严厉惩罚,孩子的内心慢慢被恐惧占据。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正确衡量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的关系。当我们的家庭还是原生家庭时,我们作为子女应当孝敬父母,父母应当关心子女的生活。当我们有了新生家庭后,在这个新生家庭中妻子与丈夫二人要结合为一体,应该尽量在精神和物质上从对原生家庭的依赖或影响中走出来,注重新生家庭中夫妻二人的合一,更多地尊重新生家庭中的丈夫或者妻子的意见。从而更好地为孩子营造一个崭新的温馨的充满爱的令人眷恋的原生家庭。


                                                                 素材源自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