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伤害你,是来渡你的

标签:
佛渡有缘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闫涛老师 |
分类: 养生保健修身 |
篇首语:俗话说,佛法渡人。“渡”本意是“渡过”,或者说超越,从佛法的角度来讲与“度”的意思是一样的。这里的“渡”是“度化”、“教化”,就是让人破迷开悟,断恶修善,改过自新,离苦得乐,转凡成圣。一个人从迷惑颠倒,到破迷开悟,明了宇宙人生的事实真相,继而能遵照佛陀的教诲依教奉行,而所得到的果报就是离苦得乐,转凡成圣。人能得到这个果报,就是“得度”,所以,人从迷到悟,从苦到乐,从凡夫到圣人的过程就是得度的过程。佛菩萨的加持固然有很大作用,但归根结底“得度”还是要靠自己努力精进的修行才能实现的。明白了道理并能够付诸于实践,就是得度了。
⑴
人家侮辱你,你要当作是培福;人家伤害你,你要当作是他来成就你。你受尽委屈,记得!你是有福报的人,不要抗拒,一个人伤害别人两种情形:伤害别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财,一个伤害别人的,心肠不好,常常伤害人家,就是拿钱去给人家赚;一个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钱。这个大忍辱就像开银行、能够汇集八方来财。
⑵
世界上有一种生意是永远亏本,那就是发脾气。
⑶
心好嘴不好,荣华富贵折去了。
⑷
什么都不能忍耐,你的成就有限。忍辱也就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恒心、毅力、长远心。称心如意的要忍,为什么?怕生贪爱,要保持距离。冤家对头也要忍,为什么?保护你自己的清净心。修忍辱的果报是相好。
⑸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恚(chenhui)心一起,智慧就没有了,理性被蒙蔽了,于是全凭感情用事,不仅伤害自己,而且有意无意与一切众生结冤仇。冤仇若不能化解,因缘成熟时,报应就现前,冤冤相报,而且果报必定一次比一次残酷。
⑹
人的身体、心情与大自然融成一片,是真正的养生之道。七情五欲扰乱自然,扰乱人体。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其中最严重的,破坏力最大的是嗔恨、发怒。李炳南老师曾说,中国医学的根本典籍《黄帝内经●灵枢》讲到,人的正常寿命应当是两百岁,活不到两百岁,是自己的烦恼把身体糟蹋了。永远生活在大慈悲境界的人,不老、不衰、不迷、不邪、不染,这是究竟圆满殊胜的功德,是真实的快乐。
⑺
纵然别人侮辱我、毁谤我、陷害我,也仍然要以善心待之,并由衷地感恩。正是由于对方的侮辱、毁谤和陷害,消除了自己过去今生所造的罪业,因而决不能有丝毫怨恨之心。若有丝毫怨恨之心,不但不能消业,反而增长业障。
⑻
不安静是自己不让自己好,不修行就不能过一天安静生活。
⑼
您问佛哪天能好,佛说看您哪天老实,哪天安静,哪天听话,哪天修行就会有很大的精进。
⑽
“发脾气是修行人的大忌,‘火烧功德林’不是妄说。如果不改掉这个坏脾气,无论一天念多少部经,讲多少次法,度多少人学佛,你自己都出不了三界。发脾气本身就是无明的表现,无明就是不明白。你自己都不明白佛法,怎么可能很圆满的度人?
⑾
我们以不善的心对人,恶意对人,受害者只有十分之三,自己受害十分之七,那是糟蹋自己。你自己要健康、要长寿、要充满智慧,你就用爱心对一切众生,我们全身细胞都是爱心、都是善心。
⑿
言语伤人,比杀人还要严重,这个事实真相,很少人知道!口造业是最容易的,而且造得最多,来生的果报非常惨烈。所以,要学会忍耐包容,切勿“出口伤人”。切记,忍辱就像大海、能够纳百川。
⒀
佛法指导我们不跟一切众生结怨,宁愿受别人的侮辱、陷害,绝不能有一念报复之心,才能超越三界。如果怨天尤人,生起怀恨之心,依旧要六道轮回,生生世世冤亲债主互相报偿,一次比一次残酷。过去无始劫累积的这些罪业,你要是留在六道里面,冤亲债主无量无边,哪里有好日子过?世间人无论享多大的富贵,依然免不了冤亲债主包围。今天我们遇到佛法,真信切愿,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即永脱生死轮回。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再回娑婆还债。“佛不度无缘之人
”,冤亲债主与我们都有缘,乘愿再来度他们。由此可知,冤亲债主多也未尝不好,将来度的众生多,帮助他们脱离苦海。
⒁
不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学会不去烦恼,因为烦恼比岁月更容易催老我们的容颜。它会影响我们的心境,增添我们身心的负重,破坏我们的人际关系。
⒂
测量一个人的力量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谁不能克制自己,他就永远是个奴隶。克制自己,才能驾驭自己,成就自己。放纵自己,就会被激情和欲望的魔力牵制,不得自由。莫说成就事业,甚至会走向可悲的境地。一个人只有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做正确的事,才算真正成为了自己的主人。这是一个人获得无悔人生必备的素质。
⒃
口最容易造罪业,多少很好的修行人,修行一生,积功累德,到后来功德都漏掉了。从哪里漏掉?从口里漏掉。你为什么会看到别人过失?自己心里有过失,才看到别人有过失。每天所修的这些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我们讲菩提心,真诚你没有,你心是虚伪的;清净你没有,你是染污的;平等你没有,你是高下;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
正觉没有了,你愚痴;慈悲你没有,你自私自利。
⒄
我们在造口业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时候我们随随便便的讲一句话,大家要注意一个“因小果大”的道理啊!我相信佛陀所说的都是真的。地狱里面一切抽肠挫斩、拔舌耕梨,这些痛苦都是真的,果报不可思议,所以,我们要很小心很小心,在身语意业上多做检讨,不要等到有一天我们这么痛苦的时候,才发现到我们实在是无法承担啊!
⒅
世出世法成就的大小,全在于忍耐功夫之高低。忍耐功夫愈高,成就愈大;忍耐功夫愈低,成就愈小。不能忍耐,则无成就!
二、护断:由防护、收摄六根来断烦恼。当六根对六境(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物、意知法)时,有所防护,以防贪瞋痴出生滋长,如作不净观思惟,不作净观思惟,截断贪染心。
三、离断:避离险恶环境来断烦恼。避离恶象、恶狗、虎、狼、毒蛇的栖息地;避离险恶的荆棘、深坑、深涧,山岩环境;避离恶友、恶外道、恶邻居、恶居住处。
四、用断:由受用物品的心态来断烦恼。穿衣不为名利、骄傲、妆扮,只为防蚊虫、风雨、寒热及具惭傀心;饮食不为名利、骄傲、肥悦,只为身体健康无病,以修清净行;使用房舍、被褥不为名利、骄傲、装饰,只为疲倦得休息及静坐之用;服用汤药不为名利、骄傲、肥悦,只为除病恼,保命根。
五、忍断:由忍受苦楚来断烦恼,精进于断恶法,修善法,难免有恶境磨练,如饥渴、寒热、蚊蝇、蚤虱、风日所逼,恶声、捶杖、拳头所辱,乃至身遇重病极为苦痛,皆应忍受。
六、除断:由除遣来断烦恼。除去欲念、瞋念、害念,使忧恼不生。
七、修习断:由修习七种觉悟的成分来断烦恼。修习念念分明的觉知,及修习决择善恶法、精进、喜悦、轻安、安定、平衡的觉知,依远离、无欲、灭尽烦恼,来达到涅盘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