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2017-05-06 15:30:40)
标签:

天有一算

难得糊涂

合乎天道

自省修行

闫涛老师

分类: 人性情感杂谈
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千算,天有一算

  篇首语: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而“人有千算”也抵不过“天有一算”。国外曾经有一位资深的心理专家通过数千个咨询案例发现,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际上都很不幸,甚至是多病和短命的算计者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患有心理疾病。爱算计的人感觉痛苦的时间和深度远远高于那些宽容不计较的人”《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何等的聪明,曾经也是在贾府上下威风八面,不也落得“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吗?人生不过百年,何必如此计较?!难得糊涂才是人生的处世秘籍。切记:“名利权情皆虚妄,只有修德才是真”。


    人有千算,天则一算”这句极具警示的道家话语,源自于浙江省嘉兴市乌镇的修真观。


  修真观是江南三大道观之一。大门正中悬挂一个大算盘,细看,有颗算珠不上不下,从左往右数第九位,从右往左数第五位,意九五之尊。不知这是否隐喻道教文化,张扬神之神算,推演人的定命,也许寓意人之善只在一闪念间吧。两旁有一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且前一个“算”字故意写错。道出人算不如天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谋事在天,成事在人。


  人的一生,总有一些料想不到的意外事,完全无法做合理的解释所以,人的营谋计算,时常会失灵,时常会失策,因为人总忘了老天也有一算。


 也许,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把小算盘,算计着别人,算计着自己。人有千算,天则一算,算去算来,一枕黄粱再现。


 一个太能算计的人,通常也是一个事事计较的人。无论他表面上多么大方,他的内心深处都不会坦然。算计者本身首先已经使人失掉了平静,掉在一事一物的纠缠里。而一个经常失去平静的人,一般都会引起较严重的焦虑症。一个常处在焦虑状态中的人,不但谈不上快乐,甚至是极度痛苦的。


 爱算计的人在生活中,很难得到平衡和满足。反而会由于过多的算计引起对人对事的不满和愤恨。常与别人闹意见,分歧不断,内心布满了冲突。


 爱算计的人,心胸常被堵塞,每天只能生活在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习惯看眼前而不顾长远。更严重的是,世上千千万万事,爱算计者并不只对某一件事算计,而是对所有事都习惯算计太多的算计埋在心里,如此积累便是忧患。忧患中的人怎么会有好日子过?


 太能算计的人,也是太想得到的人,而太想得到的人,很难轻松地生活往往还因为过分算计引来祸患,平添麻烦。太能算计的人,必然是一个经常注重阴暗面的人。他总在发现问题,发现错误,处处担心,事事设防,内心总是灰色的。


 太能算计的人,目光总是怀疑的,常常把自己摆在世界的对立面,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不幸。太能算计的人,骨子里还贪婪。拥有更多的想法,成为算计者挥之不去的念头,象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心上。生命变得没有彩色。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聪明,越聪明越好,越聪明越显得自己为人处世的高明。聪明有大智慧与小聪明之分,糊涂亦有真糊涂、假糊涂之别。小事糊涂者,轻权势、少功利、无烦恼,则终成正果大事糊涂者,则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聪明得让人不以为其聪明。聪明的人表面愚拙糊涂,实则内心清楚明白,这不是一种更为高明的处事艺术吗


  人算不如天算,人有千算也比不过天有一算!天的一算是什么呢是一个人的德。德,能守护一个人的一生,德,亦能帮天生坎坷的人化险为夷。


  现在很多人喜欢找人算命,其实算命至多只能做到算得准,但不能避开的。当然,在一些小的方面,知道了就可以作些预防,或起到趋吉避凶的作用,但也只不过是把它推迟了,或转化成其他灾难了,真正的大事是躲不开的。人的富贵贫贱,穷能寿化,其中以寿元最难算得准,因为它涉及八字以外的多方面因素。例如人们常说:积德可以延寿,损德则减寿。亦有食禄尽则命尽之说。


  《诗经》上也讲:人应该时常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合不合天道。很多福报,不用求,自然就会有了。因此,求祸求福,全在自己。


  虽然说是上天注定,但是还是可以改变。你只要将本来就有的道德天性,扩充起来,尽量多做一些善事,多积一些阴德,这是你自己所造的福,别人要抢也抢不去。


  《易经》上也有为一些宅心仁厚、有道德的人打算,要往吉祥的那一方去,要避开凶险的人,凶险的事,凶险的地方。


  如果说命运是一定不能改变的,那么吉祥又何处可以得到呢,凶险又那里可以避免呢?《易经》开头第一章就说:“经常行善的家庭,必定会有多余的福报,传给子孙。


  怎样行善积德。行善积德,就是做好事、善事、与人为善,一切以慈悲为怀。有的人认为,行善积德,只有拿钱物救济贫苦人,或捐献钱物。其实这只是行善的一种方式,无钱无物者可以出力,如扶老爱幼,乐于助人,为病残老人做好事,救人之危,看见路上有玻璃、有石头或瓜果皮及时捡起来丢在路边,在火车、汽车上及时给老残妇幼让坐位,或者参加义务劳动等等,这些都是行善积德。


  行善并不是让你必须大笔大笔地捐钱,而在于平时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平时以体力帮助人、用钱财帮助人、用和颜悦色来对待人,以及用善心来对待众人。“做善事”的范围相当广,有“出钱”做的善事,亦有“不出钱”能做的善事。有出钱的布施,也有更多不出钱的布施。


  所以说,行善积德,可以出钱,也可以出力。在生活中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就是行善积德。


  不是做几件好事去寺庙捐点钱,是功德,而是看这个人是不是真的发心去行善,或者说这个人是不是真的有一颗善心。


  功德的大小,功德的做法,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至真、至纯的一念。只要心到了,那么再小的事情,也有无量的功德,因为你的心量有无限大真心做事,不论大小,皆有真功德。


  古今中外所有有关人命运的典籍中,有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一切源于内心”,心的潜能是无限的。另外,因果也是不同信仰和宗教想通的观点。甚至可以说,一个人行善作恶所种下的因果,决定了事业的成功或失败以及家庭的美满和幸福


  天地无私,唯德是亲,一点德善,自然种下一颗福报的种子心行善尽心布施清心等待、自省修行,人在做天在看,只要持之以恒,否极泰来之日不远矣。

                                                            素材来自于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