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高贵的人,越懂得尊重人

标签:
尊重自己不卑不亢尊重他人豁达包容闫涛老师 |
分类: 人性情感杂谈 |
篇首语:尊重,古语是指将对方视为比自己地位高而必须重视的心态及其言行,现在已逐渐引伸为平等相待的心态及其言行。尊重他人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是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人的内心里都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但只有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尊重是一种平等,不仰望不俯瞰,不卑不亢。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尊重别人,他们更懂得尊重中平等、价值、人格和修养的含义。
而层次低的人,往往自私、目光短浅、以自我为中心、没有良好的修养和教养,总喜欢站在自以为是的道德制高点去指责别人,不懂得尊重人。
意大利插画家Marco Melgrati曾根据现实题材创作过一幅画——“你永远不知道跟你玩的是谁!”
画中的猫把一条硕大的眼镜王蛇的尾巴当成了小老鼠的尾巴,毫不畏惧地用爪子抓玩着……
这幅画的意义是告诉你:你永远不知道你所面对的对手有着怎样的背景和实力,以及何等的险恶和潜在的威胁。因此,一定要尊重每一个人,不要看不起和低估任何人。你看到的可能是一点点片面,而别人其实早已看清你,只是在考虑要不要和你一般见识。
尊重别人,其实是在尊重你自己。而懂得尊重别人,也是一个人教养的最大体现。
所谓尊重,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当两个人对于同一事物,持不同的看法、态度或意见,并且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而别人与你的差异(立场相反),你不抨击或者尝试说服的态度。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要学会换位思考,尊重别人的思想和立场,这是一种高贵的修养和良好的教养。
俄国知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说过:“对别人不尊敬的人,首先是对自己不尊重。”
尊重别人,是最高贵的教养,也是最优秀的修养。一个人的层次,往往在这细小的某一品质就能看出来。
在大学里,一位同学说她走得晚,当时出教室隐约听到有哭声,还以为闹鬼了吓一跳。走到楼梯就看到扫地阿姨在那哭的很伤心,细问才知道,阿姨每次等我们下课后她就来打扫卫生,但是垃圾似乎总是扫不完。
她说:“每次刚刚清理干净的教室和走廊总是会又突然出现很多垃圾,这么晚了我扫不完啊。”
抹完眼泪,就又重新拿起扫把去清理。
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一些大学生素养不够,不懂得尊重清洁阿姨的劳动成果,把他们的劳动认为是理所当然,明知道清理干净的地方还要乱丢垃圾,这就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表现。
作为大学生,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按理说更应该懂得尊重人,但现实生活中又如何呢??
一个人的层次真的和受教育程度无关,正如一个欲对女童施暴而被当场抓获的大学教授,在面对警察讯问时所说的那样,“我只是有知识而已,根本没有文化!”
那些对待上司、朋友、同事上的态度,不能看出一个人的层次与修养,真正能看出这人是否是高层次的人,是他对待“比他地位低”的陌生人的态度。
我有一个好友,但在吃几次吃饭后,就渐渐疏远她了。因为她对餐厅的服务员每次都是命令的口吻,然后别人为她服务之后,她还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连谢谢都不知道说一句。
其实一个人对服务员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教养。
任何人和任何行业之间,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职业也没有贵贱之分。
尊重别人,也是尊重你自己。
一个人层次的高低和他的学历、财富、社会阶层等无关,和他的眼界、修养教养、格局有关。层次越高的人,往往具有高情商,越懂得尊重别人。在一定程度上,一个懂得尊重别人的人,也必定是一个“优秀”的人。
层次低的人,往往满身“傲气”,自以为很高贵,看不起别人,对待地位比他低下的人,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也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炫耀欲。
而层次高的人,往往目光长远,有眼界,有阅历,格局大,有修养。他们成熟且有充实的内在,不需要去依靠贬低和卖弄来彰显自己的高贵。他们更懂得“感同身受”和换位思考,知道每个人都不容易,懂得尊重别人。
懂得尊重别人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那些做到尊重别人的人,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它不仅反映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和道德修养,更是区分一个人层次高低的因素之一。
孟子有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有资格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