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请全天下的父母记住一句话:“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爱!”
一、不是“作业”出了问题,而是“爱”出了问题
很多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第一句话是:“作业写完了吗?”
这句话折射出中国多少父母爱的苍白,爱的能力的缺失。
孩子在内心中呐喊:“你们爱的是我还是我的作业?”孩子们无法理性表达内心的意识,只能用行为和父母对抗:顶嘴、磨蹭、坐不住、沉默不语、惹是生非……
懂得关爱孩子的父母,一回到家,看到孩子,首先会和孩子打招呼:“宝贝,妈妈回来了,妈妈挺想你的,今天你累不累啊?别那么着急写作业,玩一会再写吧。”孩子往往因为父母理解自己而努力,“妈妈,我写完作业再玩,我不累”。
孩子只为“爱”而努力,如果不是为爱而努力学习的孩子,可能不是“真的努力”,随着孩子长大很多问题会逐步显现。
二、换位思考,感受孩子的心
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会儿,不太想做饭,这时你的老公不关心你反而直接说:“饭做好了没有!怎么还不去做饭!”你的心情会如何?
你当时可能有两种选择,第一,生着闷气去做饭,积累抱怨,直到抱怨到一定程度集中爆发,产生恶劣影响;第二种是表现自己的情绪,直接抱怨甚至吵架,当下就产生恶劣影响。
换位思考,这就是孩子每天回到家里听到“作业做完了吗?”“怎么还不去写作业!”的真实心情和“讨厌父母”就是“讨厌学习”的后果。
三、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
你累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想休息一会儿,不太想做饭,而你老公会关心地说:“老婆怎么了?累了就不要做饭了,我们出去吃饭吧!”你会觉得老公真好,内心的疲惫很快会消失:“别出去吃了,我马上给你做。”当人被理解被关爱的时候,是最愿意付出努力为关爱和理解自己的人的。
请父母千万不要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一定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求。当家长真爱孩子的时候,孩子会对自己有要求,当孩子对自己没有要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不是生活在“缺爱”当中,就是生活在“溺爱”当中。
正确的关爱孩子,必须绕过五大误区:
① 不要有过高的期望,一切顺其自然;
② 切勿给予过度的保护,关键在于引导和陪伴;
③ 杜绝过分的溺爱,否则带给孩子的只能是无情;
④ 没必要过多的干涉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⑤ 严厉禁止过多的指责,因为带给孩子的只是无措;
正确关爱孩子的六大要素:
一、
亮点要放大,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心中有爱才能发现爱,成人拥有爱的眼睛,才能发现“棒”的孩子。孩子对成人的评价十分敏感。做父母的,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也会因此感谢自己的父母。
二、
鼓励要及时,用爱的赞美调动孩子
现在的父母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还不够,还要毫不吝啬地把你的赞美表达出来,告诉孩子“你真棒!”人人都需要赞美,需要被认可。大人如此,何况孩子?因此所有爱孩子,关心孩子成长的家长们,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啬对他们的赞美。
三、
榜样胜过言语,用爱的行为影响孩子
行为的作用,其实胜过千言万语,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品德高尚,自己就不要做不道德的事,规则在孩子心中的位置,决定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一个明智的父母,会让孩子从小就树立规则意识。
四、娇生不能惯养,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
用爱的理由拒绝孩子,爱孩子要有原则,迁就孩子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害。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的时候,如果你一看见他流泪就给他东西,就等于鼓励他哭泣,是在教他怀疑你的好意,而且还以为对你的硬讨比温和的索取更有效果。如果您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的不合理要求,您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
五、
自作必须自受,用爱的责任惩罚孩子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世界上“吃堑”的多了,有的长智了,有的却没长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让当事者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有些父母常常在事前提醒,事后责骂,千方百计去补救,结果是大人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嫌大人烦。下次呢,该错的还错,该忘的还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孩子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长大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
六、
独立必须自主,用爱的意志磨炼孩子
光说不练,不会成功;父母一切替孩子代劳,孩子不会长大。成功人士的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深知“实践出真知”的魔力。“我能行”的孩子,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而是在行动中成长的。有些父母,嘴上说让孩子锻炼,可事事都替孩子做。孩子渐渐地产生了依赖性,不愿意面对困难和挫折,自身的潜力也就发挥不出来。作父母的要为孩子长远利益着想,就要让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学会承受挫折,接受惩罚,经历磨难。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感激父母赠予的这份人生财富。
总而言之,爱孩子要从关爱孩子的心入手,真正做到理解和站在孩子的角度,才能关心到点子上,亦才能使得孩子在家长真爱的关心之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