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是条长满刺的毛毛虫,在两个人的身体上不断磨蹭。与它斗智斗勇,胜负的标志是它先褪光了刺,还是你先过了敏。一年,三年,七年,十五年……给你一个毛毛虫犯痒的时间表,好让你在它冲上来的一刻,仍然笑看风云。
一、摸索期
关键词:结婚动机
价值观 清醒
为了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时间表绝对应该提前到婚前,好好考虑一下,他是不是你要的那个“他”?
症状表现:双方未能就婚姻的深层次因素进行充分的沟通调适。
①结婚动机,婚前未考察清楚对方就仓促结合导致的,婚后问题通常较难调和。
②价值观、性格,调查显示,在所有导致离婚的相关因素中价值观差异是最根本的原因。
③婚姻中双方的权利义务,只有一腔爱情,往往对婚姻中应尽的义务缺乏必要考虑。
专家支招:如果你与他正热恋得难舍难分,先冷静两分钟,想清楚以下N件事:你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吗?你有把握与他的家人和睦相处?你确信你们急着结婚的理由相同?你能说出几项他自幼养成的生活习惯吗?它们在你的“可调和”范围内?
二、磨合期
关键词:背景习惯冲突
相互适应融合
新手上路,总要慢慢“磨合”一阵子。磨得习惯了对方的习惯,这锅汤才“咕嘟”得起来。
症状表现:磨合期通常会在表面化的生活习惯上出现冲突,如作息时间、起居习惯、饮食口味轻重、时间观念等等几乎一切生活细节,都需要调适“中和”。
专家支招:刚结婚的两个人,生活细节如何磨合,肯不肯适应对方。这与大学宿舍里刚刚入住的室友之间有点相似的相处之道。只是对大学时的室友,你或许可以“视而不见”,但对他却总也忍不住地想要矫正。可以准备一个兼顾双方的新规则,来“中和”两人的不同习惯。
三、分离期
关键词:价值观
琐事 沟通
责任
国民经济要软着陆,婚姻也要软着陆。当你浓我浓后,开始面对世俗的生活,无可就药的罗曼蒂克是就此GAME
OVER,还是能够继续把柴米油盐酱醋茶看作是最浪漫的事?
症状表现:
①在考验深层价值观的具体事件上出现矛盾,拉大情感距离,类似于心理上的“离婚期”。
②将在父母家庭中形成的情感矛盾带入新家庭,旧矛盾继续影响新关系。
专家支招:
㈠价值观调和并非易事但绝对需要沟通,“接纳”和“宽容”是必要的解决方式。
㈡在父母家庭形成的心理危机、情感问题可向心理医生寻求疏解,以免影响现有的家庭。
四、“七年之痒”
关键词:深层次矛盾加剧喜新厌旧
激情
耳熟能详的“七年之痒”,婚姻的毛毛虫只不过轻轻地抖了一下。结婚七年的一对壁人就霎时间分崩离析?婚姻最脆弱的软肋在哪里?是禁不住别人狠狠的一口,还是受不了自己轻轻的一松手?
症状表现:
①容易出现外部问题。表面上挺好但内部已经缺乏激情,外来刺激因而很容易突破婚姻,出现婚外情。
②对孩子教育理念的冲突也是导致夫妻反目的矛盾焦点。3、生活重心不平衡、不相同、甚少沟通和交流,离心离德。
专家支招:
㈠保持必要交流,时常聊聊各自的工作,保持相互了解,增强家庭的向心力。
㈡最好拥有一些共同的朋友,或一同出现在一些朋友聚会场合里,制造生活交集。
㈢对异性同事不要过多谈及家庭生活,这常常会误导对方。
㈣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不要固执已见,重点应是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路而非哪一方的“胜利”。
五、困惑期
关键词:个人成长不平衡
恶夫
怨妇
世事的发展总是未必如人意,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是常有的事。夫妻间的“高度差”如何调和?其实只在一念之差。是谁爬上山顶,谁在半山腰歇住了?婚姻像一场登山,是谁在中途悄悄撒了手?
症状表现:
①个人的成长不平衡:因为各自的事业、机遇和能力的差异,双方在世界观、价值观、社交圈子和关注层面上存在差异。心理学研究显示,对个人成长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对生活幸福的认知。
②事业、爱人、孩子在生活中比重的失衡,导致必要的情感交流日渐稀薄,婚姻面临内外夹攻的深层次危机。
专家支招:
㈠婚后心理上要保持自我要求,保持持续的个人成长,特别是中途退居家庭后更要保持与外界联系,不断更新观念,时刻关注个人成长,才能不在差异出现后变成没有建设性的“恶夫”、“怨妇”。
㈡双方的观念、爱好都可能变化,不需要完全的一致,重要的是有意识保持情感交流,使双方的成长始终有交集。
㈢这个时期的关键是找到家庭内外各种关系的良好平衡。不要顾此失彼,比如事业型的女人,也要用心体会家庭生活的惬意,不要在家人聊天、相处时轻易打断或离开。
六、更年期遭遇青春期
关键词:中年家长PK叛逆儿女
在他年轻的脸孔上,看到自己旧日青春的迹象。那些少年式的一意孤行的判逆,不就是昔日的自己?时间是一个圆圈。你的青春已是多久以前的事。如果忘记了当时的心情,该有多么遗憾。
症状表现:在生活压力大、节奏快的当今社会,家长的更年期提前,孩子的发育也提前,11-12岁就进入青春期的不在少数,一些夫妻矛盾在教育子女过程中不断呈现,处理不好会影响夫妻感情,甚至造成夫妻离异。
专家支招:
㈠情绪激动的时候,多审视一下自己。如果你感觉到全世界都不对了,那么不对的肯定不是世界。
㈡必要时求助心理咨询师做家庭治疗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㈢从孩子小时候就注意亲子关系调适也是预防矛盾激化的有效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关怀适可而止,不要试图完全控制孩子成长的所有方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