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聊依赖症”让夫妻无话可讲
(2010-07-19 09:05:35)
标签:
情感 |
分类: 夫妻情感疏导 |
上周六晚上,赵婷在自家客厅看电视,茶几上的手机短信声响起。
“同在家里,有事不说话,却发短信,什么意思?”赵婷心里不爽,对短信视而不见。
少倾,短信声再响:“帮我倒杯水。没收到?”“你怎么回事?”丈夫连发两条飞信催促,赵婷更是怒火中烧,坚决不理睬。
就在赵婷暗自生气的同时,李睿也满脸怒气地从卧室出来:“电视就那么好看?发了三条短信让你倒杯水都不动!”李睿认为,自己小小的请求妻子都不能满足,没尽到一个妻子的本分。
“结婚以前说不完的话,结了婚有事都不想跟我说话。”赵婷说,不知什么时候起,丈夫回家就钻进卧室打开电脑,除了吃饭、穿衣等必要的交流,几乎说不上一句多余的话;如果两人同时上网,哪怕是同在一个房间,睡觉、出门等必要的交流,丈夫也绝对是用QQ;如果自己没上网,丈夫就用电脑发飞信。作为夫妻,却不愿开口跟自己说话,她觉得,丈夫这是变心的表现。
为了这三条短信和一杯水,当晚,这对结婚不到两年的夫妻俩爆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争吵,最后甚至提到离婚,之后陷入冷战中。
电脑交流渐成习惯
得知两人闹别扭提离婚,朋友们纷纷做工作劝解。赵婷的好友、南岸区交巡警支队一位警官认为,两人都没变心,又坚持对方有问题,只好建议他们找心理专家疏通。
本周一上午,两人请假,去了一家心理咨询所。心理专家很快找出问题所在:33岁的李睿,是一家装饰公司的主任设计师。平日工作主要就是用电脑做设计,哪怕跟客户交流,许多时候也是在QQ上完成,传图之后有意见立即QQ反馈后修改。李睿说,因为设计工作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需要个安静的环境。平时,办公室很少有人说话,同事之间就算有事,为不打扰别人,多是用电脑通过QQ、MSN、电子邮箱等交流。
慢慢地,李睿习惯了这种不开口的“说话”方式,就算别人不在网上,有事也多是发短信,不爱打电话。不知不觉,这一习惯就带回了家里。
“网聊依赖症”很普遍
“这是典型的网聊依赖症。”专家说,这种病症虽是心理学领域近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在年轻白领中并不鲜见。因为这是一种程度不同的心理成瘾:因为电脑、手机等现代工具的介入,人与人之间交流便捷了,但许多人在享受这种便捷的同时,忽略了生活本身。因为网络聊天有固定的表情等,无话可说时可用表情代替,不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因此很容易受到网虫们追捧。严重的甚至只会借助这些工具交流,真正与人面对面时变得不会说话。
①不管有事没事,只要有条件就会开电脑,开机首先习惯性登录QQ、MSN。
②打字飞快,熟练掌握各种时髦网络词语,至少有5个QQ或MSN等聊天工具群。
③要找人或关注别人近况,不是打电话,而是上QQ、MSN,要么在线聊天,要么进空间、上博客。
④只喜欢打字,不喜欢说话。接到朋友电话时,经常会挂掉电话转到网上聊。就算在同一间办公室只有一步之遥,也经常用信息交流:“一起吃午饭”“好的”“那现在出发”“电梯口见”。
⑤在网上无话不谈的朋友,见面后不知道说什么。给朋友打电话,发现没话可说,但一天到晚短信往来无数。
⑥心情一起伏,马上换签名,改资料或换头像,像得了强迫症。
⑦结识新朋友,先加QQ,不加等于不认识这个人。
“网聊依赖症”危害多:
㈠语言能力退化,社交营养不足。
㈡越聊越孤独,危害身心健康。
㈢其他病症:不久前,杭州一家信息科技公司的白领患上口臭,口腔专家诊断后认为,“网聊依赖症”是罪魁祸首:口腔就像一个房间,若长期关闭,就可能会产生异味。长时间不说话,唾液分泌不足,不能好好清理舌头上的残渣,给细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生长繁殖。
如何应对“网聊依赖症”:
1、强制断网,只要不是工作必需,尽量不开电脑。
2、多参加社会活动和朋友聚会。
3、没有网络、手机等交流工具而烦躁不安时,用听音乐、看电视、运动等方式转移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