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闫涛老师
闫涛老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771
  • 关注人气: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促进家庭融合的五大新主张

(2010-07-11 18:51:34)
标签:

情感

分类: 家庭关系调合
    一、只要夫妻协商一致

        不要孩子也可以

  只有23.5%的被调查者同意这一生活方式,认为婚姻幸不幸福关键还是看两个人经营得如何,如果两个人的关系都处理不好,孩子反而可能成为“牺牲品”。但不少参与调查的夫妇认为,生不生小孩,不只是夫妻两个人的事,还牵扯到双方家长,所以丁克家庭不能太自私,要多为老人考虑。

 

 

  二、丈夫以事业为主

      妻子以家庭为主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同意这一观点。调查中所强调的男外女内的性别分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男主外女主内”,女性还是需要工作,只是要把生活重心放在家庭上。

 

  一些事业小有成就的女性认为,虽然现在提倡男女平等,有人甚至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是一个传统陋习,但从男女的性情来看,男人有在工作方面有优势,职位更容易得到提升,事业蒸蒸日上。

 

  而女人受到生孩子、哺乳等限制,会对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女人温柔、细腻的性格,更适合打理家庭琐事,让男人在外安心工作。

 

  三、生男随父姓

     生女随母姓

  持这一观点者认为,孩子跟谁姓,完全可以遵循双方家庭自愿原则。孩子跟母亲姓,并不代表社会的退步,从某种意义上讲,反而是一种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男女平等的一种体现。

 

  但53%的被调查者不赞成这一随姓方式。儿女跟父姓,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并不是对妇女的不尊重。家庭中的男女平等的关键,是靠夫妻双方共同经营的,并不是让女儿跟妈妈姓,家里男女就平等了,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四、过早考虑给子女留遗产

     不如教子女长本事

  在调查中,79.4%的被调查者认为,给子女留遗产,还不如教子女长本事。

  不少接受调查的父母家境都比较富裕,因为怕惯坏子女,有些家长甚至表示将来会把财富的一部分,捐献给社会,而不是全部留给子女。有的“富爸爸”宁可把儿子送到乡下,读全托幼儿园,大学毕业去当兵,让孩子长点本事,而不是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

 

  五、孩子的知识教育主要靠母亲

        孩子的人格教育主要靠父亲 

  近一半的被调查者认为,孩子的教育不能主要靠母亲。当今社会,男性教育不足,女性教育过剩,母亲那种温柔、细致、耐心、体贴对孩子的知识教育确实很有好处;但父亲那种豁达的胸怀、豪爽的性格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更为重要,家庭教育必须做到阴阳平衡,父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撒手不管,在塑造孩子的人格、素质方面要多操心一些,不要做“隐性爸爸”。

                                                                 文字主要来自于浙江在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