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3月25日,萱萱1岁7个月零20天,在摘蒲公英花。
如今大家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虽说萱比较皮,好多地方都像男娃,可是他跟妈妈还是挺贴心的,经常把妈妈感动的不知所措,记下几个感动瞬间让我得瑟一下,以示咱家闺女没白养。
事例一:给妈妈拿鞋子
每天到下班点,萱估计也有自己的生物钟还是怎么地,我电动车一关会滴的响一声,身在三楼的妞不管当时在做什么都能一个激灵的跑到门口说“妈妈来了”,此刻就能听到乖孩子清脆悦耳的叫妈妈,我开心的应着。待我上楼进门,先是要拿包,随后自言拿不动后,指着拖鞋“换鞋”,粗枝大叶惯了的我换下来的鞋子一般都是东倒西歪,这是萱会立马把他们扶起来摆放整齐,嘴里念叨着“倒呢(了)”。看见小人这么人前人后的忙活着,我工作一天的疲惫和不快立马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我是花姑娘
事例二:擦眼泪
我们在一起玩闹的时候萱偶尔会无意识的伤到老妈,虽然小但她好像是不遗余力的发挥,猝不及防我可能会受到小小的伤害,有时疼的掉眼泪。这时萱萱知道自己犯了错,顿时手足无措的拿拳头来给妈妈擦眼泪,边擦边咧着嘴边说“不哭,妈妈不哭”。当然有时我是装哭的,捂着脸嗷嗷叫的那种,小家伙那么单纯肯定信了,用劲掰开我的手去给我擦眼泪,要是能装的时间稍长,人家就大哭起来,这时候谁还有心思装啊,赶紧哄这真哭的吧。
装了两次以后我就不装了,感觉这样像欺骗孩子的感情一样,以此来博得孩子的同情不合适。但心里还是暖暖的,希望我的孩子永远是个心思细腻感情丰富善良的小姑娘,前提是咱得把感情倾放到值得倾放的人和事物身上。
事例三:暖暖
我上班是自己骑电动车,冬天甭提多刺激了,任凭我武装的再全乎,下车还是手脚冰凉。到单位一般是开空调干活取暖,回家萱萱给我暖。
下班我收拾妥当后就得抱孩子,人家忙活了老大一阵了,咱也得表示一下吧,抱……可是我脸上手上哪儿哪儿都是冰的,孩子握着我的手说凉,贴着我的脸说冷,然后就说“妈妈,暖暖,烤烤”,把我拉到电暖气旁边,还把暖气开到最大档,嘴里念叨“开俩”。我的那个感动呀,身上心里全暖了。
小人不仅对妈妈如此,对奶奶爸爸也一样,奶奶下楼散步时会千交代万叮咛的送到门口“拿钥匙,下楼慢慢,拜拜……”等注意事项。每每想到这些,我们的幸福指数就会越来越高,看来谁对她好孩子心里再清楚不过了,家人对他的这种爱小孩子也能用他的方式回报。
都说孩子越大越烦人,小时候是看哪哪顺当,就是犯了错误也说可爱,但大了却不一样了。细想一下,孩子长大了是有些叛逆,但是我们做家长的如果明确的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也许叛逆会少一点点;如果我们对孩子犯的错误宽容一些,我们对孩子再多一点点耐心,那么在我们眼里大孩子也会像小时候一样哪儿哪儿看的都顺当,事事都觉得可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