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读《尚书.说命》

(2010-10-30 22:10:41)
标签:

教育

圣贤

创新

             为了更好了解先祖傅圣的思想,另附《说命》三篇全文

                           商书·说命上

    高宗梦得说,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说命》三篇。王宅忧,亮阴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群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禀令。」王庸作书以诰曰:「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启乃心,沃朕心,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惟暨乃僚,罔不同心,以匡乃辟。俾率先王,迪我高后,以康兆民。呜呼!钦予时命,其惟有终。」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商书·说命中

    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乂。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惟治乱在庶官。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有其善,丧厥善;矜其能,丧厥功。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黩予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王曰:「旨哉!说。乃言惟服。乃不良于言,予罔闻于行。」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商书·说命下

    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若作酒醴,尔惟□薛;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尔交修予,罔予弃,予惟克迈乃训。」说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允怀于兹,道积于厥躬。惟学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监于先王成宪,其永无愆。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庶位。」王曰:「呜呼!说,四海之内,咸仰朕德,时乃风。股肱惟人,良臣惟圣。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佑我烈祖,格于皇天。尔尚明保予,罔俾阿衡专美有商。惟后非贤不乂,惟贤非后不食。其尔克绍乃辟于先王,永绥民。」说拜稽首曰:「敢对扬天子之休命。」

                    品读《尚书.说命》的创新精神

                                                上海 傅增明

   摘要:《尚书.说命》是与“武丁中兴盛世”密切相关的中国经典文献,其字里行间隐居着许多创新思想、创新决策、创新实例,是中国古代伟人和圣人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精华财富。本文拟在《尚书.说命》中发掘这些创新思想、创新决策、创新实例,为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参考。

   一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中央政府今年年初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需要工程科学技术创新,还需要价值观创新、哲学思想创新、礼仪文化创新、人才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教育创新等等。在与“武丁中兴盛世”密切相关的中国经典文献《尚书.说命》的字里行间隐居着许多创新思想、创新决策、创新实例,是中国古代伟人和圣人留给后世子孙的宝贵富。    

 

    尚书.说命》分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正命,记“命相之辞”,即记叙殷高宗武丁(子昭)寻访得到先祖傅说的经过和任命先祖傅说为相的命辞,其中包含了三个创新:

1、殷高宗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寻访方式的创新;

2、工程科学技术创新,即先祖傅说的版筑营造技术是一个伟大的工程科学技术的创新;

3、殷高宗的纳谏方式的创新,并由此而产生的政治文化的创新。

   中篇为随命,记“为相进戒之辞”,即记录了先祖傅说为相以后向殷高宗的进言,其中包含先祖傅说的五个创新:

1、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

2、政府行为学的创新;

3、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

4、国家祭祀礼仪的创新;

5、哲学思想的创新。

   下篇为遵命,记“论学之辞”,即记先祖傅说的论学,其中包含三个创新:

1、小乙王教育子女方式的创新;

2、先祖傅说的教学观的创新。

3、殷高宗武丁治国价值观的创新。

   二  《尚书.说命》上篇的三个创新:

1、殷高宗的人才评价机制和人才寻访方式的创新;

2、先祖傅说的版筑营造技术,暨工程科学技术的创新;

3、殷高宗的纳谏方式的创新。

 1、“以台正于四方,惟恐德弗类,兹故弗言。恭默思道,梦帝赉予良弼,其代予言。”乃审厥象,俾以形旁求于天下。说筑傅岩之野,惟肖,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以我作为天下的仪表法式,恐怕我的德不能像前人,所以我才不敢轻易说话。恭敬沉默地思考治理天下的办法,竟然梦见先帝汤赐我一位贤相,将代我说话”。于是仔仔细细想了梦中的贤相的模样,让人画出画像,派人在全国各地寻找。有个叫说的人,在傅岩旁筑墙,很象画像中的贤相。高宗于是立他为相,又因为他学问不止相材,王便安排他在师保的位子上,使他能够经常在王身边。殷高宗武丁,原名子昭,祭祀曰武丁。子昭从小送至民间,知稼墙艰难,知民间疾苦。与奴隶一起耕种、砍柴和生活,养成了俭朴的习惯。他又善于同奴隶交朋友,可能就在这时候,殷高宗武丁结识了当时身为奴隶的先祖傅说。而“恭默思道”、“爰立作相”只是演给当时权贵看的一场精彩导演的戏。这里有人才评价机制的创新,就是人才评价的依据是才德兼备、治国理念、理想志向,而不是当时流行的出生门第、宗法制度;这里也包含人才寻访方式的创新,就是采用民间寻访、面试考评的方式,而不是当时普遍实行的权贵推举方式。

 2、说筑傅岩之野。说在傅岩旁筑墙。先祖傅说的版筑营造技术,为人类的水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人类营造城郭、建造房屋等建筑事业给出了里程碑式的进步。版筑营造技术,三千多年来一直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使用。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建设高楼大厦时仍然使用版筑营造技术浇注房屋的框架,不同的只是建筑材料已经改变为钢筋和水泥。版筑营造技术是先祖傅说的一项伟大的工程科学技术创新。

 3、说复于王曰:”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谏则圣。后克圣,臣不命其承.畴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傅说回答王道:“木头依了墨线,那本身才归于正。君王能够接受谏言,才会变得圣明。现在君王自己能够做圣君,臣下不必等待命令就会主动向君王进谏。谁敢不恭恭敬敬,顺着王的美意,听王的吩咐吗! 君王虚心接受谏言,就会变的圣明;而君王的圣明可以让臣下主动向君王进谏;而臣下的谏言被采纳以后,就会恭恭敬敬顺着王的美意,听王的吩咐去执行。这是君王纳谏方式的创新,也是提高决策质量、提高执行力的创新,也是建设高效的行政文化的创新。

  三 《尚书.说命》中篇记录了先祖傅说的五个创新:

1、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

2、政府行为学的创新;

3、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

4、国家祭祀礼仪的创新;

5、哲学思想的创新。

1、惟说命总百官,乃进于王曰:“呜呼!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傅说既承王命统率百官,因而进谏于王道:“啊!圣明的君王,承顺了天道,在海内建立了许多邦国,设立了许多都邑,立王,封诸侯,又任命大夫同师长,不是只叫他们安逸享受,而是让他们治理百姓。” 这是先祖傅说给殷高宗关于国家的地方政府组织、管理、人事制度的进言。其中“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是在当时权贵官吏大多贪图奢靡享受的情况下,提出要地方权贵和官员实行权利与责任相结合的责任制,这是给了以权贵为代表的食利阶层猛烈的一击。国家要中兴都必须给食利阶层以打击,给新兴生产力以支持。后世的诸多变革也是如此,比如战国后期列国的变革。“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是先祖傅说的地方管理制度的创新。

 2、“惟天聪明,惟圣时宪,惟臣钦若,惟民从义。惟口起羞,惟甲胄起戎,惟衣裳在笥,惟干戈省厥躬。王惟戒兹,允兹克明,乃罔不休。” “向来只有老天最聪明,要治民也只有居天位的圣人,拿这个法则,上可以表率群臣,那群臣自然奉公守法,下可以安辑百姓,那百姓自然安居乐业,服从治理。对于君王来说谨慎两个字,又是法天的第一要着。轻易发号施令,有可能招致羞辱;随便动用军队,反而引起兵戎相见;官服放在竹箱里,不可轻易赏赐不称职的人;兵器放府库中,不可随便授予不胜任的将帅。君王只要戒了以上几个不谨慎的地方,自然能够政治清明,没有什么不美好的了。” 拿法天这个法则,可以使群臣奉公守法,百姓安居乐业、服从治理;而法天的第一要着是谨慎。这是先祖傅说的国家中央政府(以国君为代表)行为学的创新。

 3、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无启宠纳侮,无耻过作非。惟厥攸居,政事惟醇。凡事预先都要有个准备,有准备就没有后患。不可宠爱小人而自讨轻侮。不要认为有过错而文过饰非。如果事事都谨谨慎慎的,求得合乎天理,那政事还怕不纲举目张。这是先祖傅说的国家危机管理机制的创新。

 4、黩于祭祀,时谓弗钦。礼烦则乱,事神则难。轻慢祭祀,不庄重,叫做不敬重。但事神的礼,也不可太烦琐,太烦琐了就紊乱,要想事神就困难了。在当时繁杂的礼仪风气盛行的时代,要求国家礼仪简朴而庄重。这是国家礼仪制度的创新。

 5、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王忱不艰,允协于先王成德,惟说不言有厥咎。” 傅说因君王要依照他说的去行,就拜手叩头说:“凡事晓得他的道理并不难,而是实行起来才难。就是王相信我的话并不难,总要相信后实行起来。不但合天,并且合乎先王成汤的盛德,那时我若还不肯尽言,这是我辜负明君,我就不能辞其过。 “凡事晓得他的道理并不难,而是实行起来才难。”这是包含朴素唯物思想的实践论,对今天的国家公务员、企业家、产品创新与开发人员以及许多行业的人们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先祖傅说的伟大的哲学思想创新。

  四  《尚书.说命》下篇的三个创新:

1、小乙王教育子女方式的创新;

2、先祖傅说的教学观的创新。

3、殷高宗武丁治国价值观的创新。

1、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遁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我小子旧时,常受学于贤臣甘盘,讲究做人修身道理,既而先王要我熟悉民情,跑到荒野,居住在黄河边,再从黄河边又来到亳,到现在品德、学业都不能有所进步。小乙把他的儿子武丁从小送至民间,与奴隶一起耕种、砍柴和生活,与奴隶交朋友,从而使武丁知道稼墙艰难,知道民间的疾苦,养成了俭朴的习惯。这是小乙王教育子女方式的创新,即便是今天的富贵家庭也难以做到的,更无论3300多年以前的国王。

 2、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教是学的一半,自始至终不忘学习,就会不知不觉地愈学愈修身。教是学的一半,教学相长;时时学习,会不知不觉修身。这是先祖傅说的教学观,即使在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所以说,“惟教学半,念终始典于学,厥德修罔觉。”是先祖傅说的教学观的创新

 3、昔先正保衡作我先王,乃曰:‘予弗克俾厥后惟尧舜,其心愧耻若挞于市’。一夫不获,则曰时予之辜。从前先代师长保衡,他辅佐我先王,常说道,我不使君王致尧舜,我心里惭愧,就像人鞭挞在闹市上。而且天下那样大,有一个百姓不得安其所,他就说这是我的罪过。前面一句话虽然是先代师长保衡所说,但是出自武丁之口,说明是被武丁所认同,是武丁对先祖傅说的要求,也是武丁治国价值观的表达。后面一句则明显地表达了,殷高宗武丁要让每一位子民安居乐业的愿望。让每一位子民安居乐业是殷高宗武丁治国的目标,也是殷高宗武丁的治国价值观的创新。

  五   很多人认为《尚书.说命》是儒家学说的经典文献,我不这么认为。其一,儒家学说不尊重个人价值、不发掘个人才智,而《尚书.说命》充分尊重先祖傅说的个人价值;其二,儒家思想有太多的禁锢,而《尚书.说命》承载着这么多的创新思想、创新决策和创新实例。本文认为《尚书.说命》是携带“武丁中兴盛世”理论精华的积极创新的文献,对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颇具参考价值。先祖傅说是创新的圣人,是带领国家走向复兴的圣人。傅说文化的精髓是创新;傅说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傅说文化的精髓是祖国的繁荣富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