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孩子不和我说话

(2018-04-20 12:10:35)
标签:

亲子教育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答疑

分类: 生命花园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F8IOArIbmnMmicH05xVvYwnaN69ySvbjbKRO4iab3V9BDE5gOD8icDXcQn4kicp57W9uhAEZzxEl80xj59G1GD3Fg/640?wx_fmt=jpeg

叛逆像是一瓶神奇的药水,被改变之神悄悄地倒入青春期孩子成长的河流中。突然之间,河水时而湍急奔流、时而波光粼粼、时而滚滚滔滔、时而涓涓细流。但这叛逆举动,让方舟上的年少主角知道,自己即将顺着水流往大海的方向前进。因为,一个独立、成熟、却又模糊的自己,正在海上的某个岛屿等着。


只是这瓶叛逆之水,对于父母来说,成分不明、标示不清、保存期限也模糊。这时,父母心里多少暗想着要把叛逆之水偷偷藏起来,免得孩子在改变的过程中,坏了在自己心中的模样。毕竟,叛逆之水太具有威胁性,特别是它正面挑战了父母长期的教养惯性,而让父母担心自己无法掌握孩子前进的方向。

                                                                                                              ——摘自《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王意中


语禾说在前面


我做初中以上和成人的心理咨询,发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真正的问题都是没有被聆听,而许多家长也很苦恼,不知什么才是聆听。


 

最近在广东省机场集团每周五的心灵驿站QQ群值班时,在群里聊到青春期孩子的沟通话题,有位家长的分享真的很棒,所以取得他的同意后摘录了其中一些对话跟大家分享,希望给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们一些参考。


语禾:

最近因频繁发生的学生心理危机,有不少学校都要求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群里有不少家长,我想注意孩子的心理与在校状况都是需要的。我们也一直强调,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的重要性,青春期的孩子比较敏感,还是需要引导的。我们发现家长们普遍比较不太懂得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聊天”。


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需要“共情”,所以掌握几个原则,多多照顾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不要过多的“说道理”。

 

其次就是,用询问句代替肯定句,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做出选择,比如说“他说不想读书要打游戏”,此时不要骂他一顿,说些打游戏荒废学业等的话,而是可以尝试问“有没有思考自己以后的出路?有什么规划跟打算呢?”之类的。


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劳心劳力,做家长都不容易,但掌握方法还是需要的。总之,青春期孩子很需要“被理解”,所以如何表达理解孩子是许多父母要学习的。


家长:

我的孩子正值青春期,个人感觉就是:多听少说。有时装装傻,不耻下问,她就会对你没有戒备心。


语禾:

高招。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了解孩子很重要。我之前碰过一个孩子,他是内向性格,父母很重视孩子教育,也很关心孩子,但因为爸爸觉得内向性格不利于以后社会发展,于是一直要孩子外向一点,导致孩子没有自信,连去超市买东西时和店员说话都很紧张。


因为他认为内向没有一点好处,自己又外向不起来,后来经过辅导,他认识到自己性格内向的许多好处,慢慢有了自信,就好很多了。所以想要孩子外向一点不是不可以,而是要了解孩子之后,建立在他的基础性格之上去弹性调整。

 

许多家长会忽略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总要用其他的标准套在孩子身上,这样反而会有反效果。所以我们一直强调观察和了解孩子是第一步,要在孩子原生性格的基础上去引导。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F8IOArIbmnMmicH05xVvYwnaN69ySvbjkAQ82QxcB0Aw2L5gAKxzsAJ5CJT8iby0xkcanl0CaaQffSibdnpR5rUQ/640?wx_fmt=jpeg


家长:

早恋、性,这些话题我们母女也经常探讨。


她喜欢哪个男生也跟我说。有一次她说“妈妈,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我说“你是不是每天盼望见到他但又特别害怕见到他?” 她眼睛一亮说“对,就是这种感觉,你怎么知道的?” 我说“因为妈妈也是从青春期走过来的,这些都正常啊!” 然后,她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滔滔不绝的讲了一个多小时。

 

 

跟青春期的孩子讲道理,你会发现他们比你还会讲道理。所以,整个谈话过程中,她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你只管微笑着点点头,当她抛出一个问题,你也不用急于回答,反问一句:你认为呢?其实有时她提出的问题她自己是知道答案的,只是想找个人认同她的观点是正确的,并非想从你这知道答案。


语禾:

没错,太棒了!她的话匣子打开,就听她说就可以了解到她的看法。如果有自己认为不妥的,比如她说班上有女同学堕胎什么的,就可以问她是怎么想的?用聊天的方式和她聊。

 

 

例如“哇!那你们怎么知道的?你怎么看啊?你们知道堕胎的过程吗?那对她有什么影响呢?”等等,好多问句可以问,这就是透过询问句引导她思考堕胎对女生的影响。


家长:

对年幼的孩子我们蹲下来说话,对待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要仰视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



语禾:

对,青春期是在为未来成年期做准备的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很重要,所以对青春期的孩子千万别做包办爸妈。



家长:

关于青春期早恋、性这些问题,其实是无法回避的,堵不如疏,跟孩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与其让他们从其他渠道获取,不如家长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


性教育从幼年我就与她一起探讨,男人女人的身体结构、孩子是从哪里来的?月经初潮是怎么回事?我会买一些青春期性教育的书籍补充到书柜,鼓励她看《简爱》、《飘》、《傲慢与偏见》等帮助女性成长的名著,潜移默化帮助她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语禾:

真的太棒了!找机会邀请这位妈妈一起分享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交朋友。


家长:

第一次当青春期孩子的妈妈,我也还在摸索中,谢谢!


——————————————————————————————————————————

补充小知识

看完以上的对话,真是干货满满,大家是不是意犹未尽呢?没关系,园丁下面摘录了台湾王意中老师的《拆解孩子的青春地雷》一书中关于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谈话的诀窍,与大家分享。当然,我们也期待有经验的家长在留言区分享你的宝贵经验,共同见证陪伴孩子的成长。


诀窍1:孩子,我们熟吗?


我常不断提醒自己与为人父母一句话:“孩子,我们熟吗?”试着将这一句话作为自我检测亲子关系的探测器,能够让你我不断地自我觉察亲子之间的关系,同时思考该在哪些点上进行沟通与调整。


 

亲子关系疏离,有时让孩子某种程度的叛逆强度更加被放大。面对孩子,我可以对他们说话说多久?这是一种自我的练习。试着说说看,检视一下对孩子了解的程度。这也是我为什么强调,叛逆其实正在诉说着一种亲子关系的状况,也就是“我们有话说吗?”。


诀窍2:你多久没听我说话?


想一想,亲子之间,我们是说多听少?还是说少听多?面对青春期的孩子,调整一下互动的方式,让我们的耳朵、我们的心静下来来聆听眼前孩子的声音。


 

试着给自己一个渐进式的挑战。例如这一周试着让自己每次听孩子说十分钟,下一周再逐渐延长时间至十五分钟、二十分钟,如果孩子想要和你说话。试着算算你可以聆听多久?



诀窍3:你一定要怎么做?


如果孩子主动询问你的想法与意见,这时,你的即时回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试着让自己采取“分享”的态度,就像你在微信朋友圈上的留言或回复。很自然的,主动分享你的看法与感受。但提醒自己,说的时候,尽量减少要求孩子一定要怎么做。话里藏刀(要求),总是容易伤了彼此的关系。


诀窍4:让孩子把话说完


练习不要打断孩子说话,如果你真的冲动想要开口说,试着让自己的双唇紧闭。如同遗忘了开门的密码,或想象紧闭的铁卷门。这需要你的自我控制,让孩子把话说完。别忘了,有时孩子选择不说话,往往是我们一开始不断地要求他,或不知不觉地中断他的话。不要忽略了压垮孩子不想和我们说话的最后那一根稻草。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F8IOArIbmnMmicH05xVvYwnaN69ySvbjibLqiciaqQG91OswTz2rwbCPL2BDiagAz7OaBj0CDkxu9f6EdB7WRFsm8g/640?wx_fmt=jpeg


诀窍5:说了没用?


孩子不想和我们说话,或许我们可以想象是否孩子说了,但没用。特别是当青春期的孩子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意见时,或许从父母的眼光来看是不成熟。但是当你直接给予否定时,则孩子每一次的对谈,就是一次自我感觉的削弱与被否定。


 

“反正说了也没用。”如果连你自己也曾经有这样的念头,那这是否也会降低你想要沟通的动机呢?请留意过去与孩子之间的对话,会不会都是流于单向式?单向,没有回馈。单向,无法共鸣。单向,孩子干脆关起门来,缄默就出现在你眼前。否定,干脆把门关上。


诀窍6:低气压管教


当长期处在低气压的管教方式下,有些孩子选择黯然接受,在如此单行道的亲子关系互动下,或许选择缄默也是一种调适的方式。这时,你将更难接近与了解眼前的孩子在内心里会是什么想法与感受。

 

如果我们的要求像大山一样,横在亲子沟通之间,又不让孩子有登顶一探究竟的机会,孩子干脆索性从登山口掉头。陌生与疏离,也就这么渐渐地在彼此之间成形。


诀窍7:家是心灵的港湾


你或许正抱怨眼前青春期的孩子怎么不想和自己说话,也深深为此感到沮丧。家,如果是一座心灵港湾,那我们该如何提供孩子这些温暖?同理、倾听、接纳这些看似理所当然的事,但真正要落实起来,却是需要非常细腻的对待。“当孩子不愿意和我们说话,他的内心到底是什么感受?”我们是否可以适度地反映出来?


————————————————————————————————————————————

萧语禾,1972生于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心灵深刻的探索者。 因为童年失怙与母亲带着她录自杀遗言的经历,她曾长期被禁锢在抑郁深渊,蚀心却又屡闯无门的梦魇,带着她历经算命、哲学、宗教等,却都无法逃脱,一次自杀未遂,她发愿要找到美好活着的方法。她从心理学入口,到内观禅修,深入意识深处,找回”自己”,再一层层脱下”自我”外衣,终于,她”看见”了”生命”,清晰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在领路,带领我们安住”生命”之中,于是她整理所学与领悟,分享”生命心法”,陪伴大家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


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关注我们哦!

文:语禾的生命花园编辑整理,内容仅供参考。转载请联系授权。

图:来源花瓣网。

https://mmbiz.qlogo.cn/mmbiz_jpg/AF8IOArIbmnAVHsUic8sXRNws0Izk5HVl45sah99qVSHkfwo8TJAFePib0UDRbXPsf6Q7sLiclUOMXicQROBbKTibWg/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