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么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语禾心灵地图分享会

(2018-01-05 17:28:28)
标签:

心理咨询师

分类: 我的故事

一个人的努力跟奋斗,很容易让人走着走着就迷失了方向。自从国家取消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考证之后,很多对心理咨询行业感兴趣的伙伴日渐迷茫,对心理咨询情有独钟,但又无力前行,更别说以后发展的观望。


时常有许多人问我怎么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机缘巧合下,昨晚刚好与一群考完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小伙伴们分享我的心灵地图与工作室成立历程。我的故事,很多花园的会员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所以就不再赘述了,加上我心理咨询师的养成很大一部分是在台湾当地,所以给到大家的参考意义不大。


因此征求了昨晚参与分享会的两位伙伴的同意,把他们对心理咨询师个人成长以及发展路径的分享写出来,希望给到更多此时在迷茫又想往心理咨询发展的伙伴们一些参考。



http://s12/mw690/001U0EjWzy7h8JMFyVt0b&690



组织者森森:

 成为心理咨询师的途径

 


关于心理咨询师的成长,有四大块:一是自我成长;二是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三是咨询实践;四是接受督导。


在第一块“自我成长”方面,“认识自己”是主要任务,而自我觉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看书、参加工作坊或成长小组、自己作为来访者进行个体心理咨询等,只要是向内探索方向的,都是可以考虑的辅助方式。


在第二块“理论与技术学习”方面,可以考虑先广泛接触,先买各个流派的书来看,再参加各种短期公益性的体验式工作坊(单个费用300元以内),然后看看哪个流派的东西是吸引自己,让自己很想继续深入了解、掌握、遵循的,再重点投资,参加对应的系统化的培训课程。


这种系统化课程,一般会由低到高分几个阶段的课程,组织得好的还会在不同阶段之间有互助练习小组和督导来协助熟练掌握已学内容,单套课程费用几千到几万元。高达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那些,森森表示怀疑。


第三块“心理咨询实践”方面,似乎可以考虑了解义工公益组织、社工机构、心理咨询公司等有无机会。当然,聚会上提到的读研,也是可以考虑的一个途径。但真正做心理咨询的导师不多,首先要找对导师并且能考上。另外要确保读研期间自己真的有时间和精力去兼职做心理咨询。


第四块“接受督导”方面,首先有两种督导――个案督导(主要是探讨怎么处理遇到的个案,以来访者为中心)、成长督导(主要是协助心理咨询师自身的心灵成长,以心理咨询师为中心,相当于心理咨询师自己的成长性心理咨询)。


就森森所知,社工机构、心理咨询公司是有聘请相对固定的督导师进行定期的个案督导的,但一般是一对多,团体督导居多,想要得到一对一的督导,还是需要自己创造机会的,还有可能需要自己付费。因为这些机构所聘请的督导师都有一定的资历,所以一对一督导的费用会比较高。


再有,就是在“理论与技术学习”方面选择了某个流派后,参加过课程,跟随课程导师,邀请课程导师作为自己的督导师。还可以直接花钱去找别的心理咨询师做咨询,感觉合适的,作为自己的长期督导师。退而求其次的,就是自己组织或参与定期进行的同行小组督导。森森觉得,无论是个案督导还是成长督导,最好在整个从业生涯中都有。


http://s8/mw690/001U0EjWzy7h8JMw2Uf87&690



参与者:秋红

一个人走的很慢,一群人可以走很远!


第一个收获在语禾分享到从人本到禅修。长期以来我一直有一个困惑,为什么我看到了,分析了,明了问题的所在,甚至是潜在,但还是做不到。


比如我还是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失控,在咨询的时候感到无能为力。今年以来我开始学习正念,在正念学习的过程中,我会看到练习的意义。人要打破思维的惯性并不容易,因为神经通路会选择最短的路径。所以我们要去练习,塑造新的行为,从而能够更好的控制。但语禾分享她生活的底色一直在,直到她做禅修。禅修是忘我吗?听起来不是,禅修是到广阔的世界里去觉察,在空的世界里看到自己的位置。


事后跟语禾讨论,其实塑造在觉察还不够时有用,但当我们的觉察更加清晰时,觉察就可以帮助调整行为。


第二个收获是关于咨询的流派和界限。大概是做到第九年的时候,我开始意识到其实人文学科类的东西挖到最深就是那么最重要的几点,而且东西方都是相通的。至于具体的技巧,流派之间不同甚至相互龌龊,实在是看自己的偏好。那么,当我们的做法和咨询的限制冲突时,要处理什么?要处理的不是我们跟限制不同的部分,而是我们跟限制不同时,我们感到纠结和卡住的部分。比如语禾和来访者也是朋友的关系,允许他们咨询后的骚扰。那么,如果在这个部分里,有冲突,就需要处理。如果没有,那其实应该适合现在的环境灵活应对。


Q&A部分虽然大家都认为自己问得是菜鸟级的问题,但语禾分享的时候,真的每一句都实实在在,直击做过咨询的我内心。我这里也分享一些东西给大家。我不是心理学专业的,因此我一直被很多心理学专业的人质疑我是非专业的人士。但文件规定,教育学,医学,心理学可以担任心理健康老师,所以我一毕业就做心理老师,接了许许多多的个案。到现在为止,我认为我是一个还不错的心理老师。


那么,因为我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我的理论体系是比较混乱的。我常常说不出我用了什么理论,这个会在我遇到咨询难题的时候,产生自责和内疚。但我又认为我做为心理老师还可以,这是因为在咨询关系中最为重要的东东是关系的建立和维系,就是语禾说的共情。我认为共情不仅是一种专业素养,也可能蕴含在个人的人格特质中,我确实有很强的助人动机,这也与我的内在需求有关系。


当然,现在我在慢慢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咨询经验,知识和咨询的实战经验一定要结合在一起,如果只有经验,就很可能像我现在这样,深层一些的问题难以解决。


最后说到督导。这么多年严格来说我没有持续的督导和受训经验,所以我咨询之后更多是靠写个案,反思。这有一定的作用,但远远不够,我会在实在熬不下去的时候打电话给森森和语禾。他们俩都超级耐心和热情,关键时刻帮我一把。但昨晚听完后,我觉得我需要持续的督导,其实不仅仅是为了提高专业技能。


这一年来我已经深刻感受到这份职业积累后带给我创伤,尤其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创伤,大量来访学生负面的情绪,让我不自觉投射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从而丧失判断的标准。我需要疏导,宣泄,觉察与支持,并看到更多正能量。


最大的收获,跟语禾分享了我想未来做家庭教育方面的公益活动,语禾也有这个想法哦。我们决定来年商讨具体的计划。


一个人会走得很慢,一群人会走得很远。我想,未来我们会慢慢接近梦想。


——————————————————————————————————

萧语禾,1972生于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催眠师,心灵深刻的探索者。 因为童年失怙与母亲带着她录自杀遗言的经历,她曾长期被禁锢在抑郁深渊,蚀心却又屡闯无门的梦魇,带着她历经算命、哲学、宗教等,却都无法逃脱,一次自杀未遂,她发愿要找到美好活着的方法。她从心理学入口,到内观禅修,深入意识深处,找回”自己”,再一层层脱下”自我”外衣,终于,她”看见”了”生命”,清晰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是在领路,带领我们安住”生命”之中,于是她整理所学与领悟,分享”生命心法”,陪伴大家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


如果你也想加入进来,一起学习探讨怎样成为一名更好的心理咨询师,欢迎加园丁微信(微信号:13622804477)进群学习。也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对心理咨询师的发展或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ω^)


http://s3/mw690/001U0EjWzy7h8K3cgE28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