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生命焦虑与死亡焦虑间摆荡

(2013-07-01 09:08:51)
http://s7/bmiddle/67efb4d4ge068dcff388c&690

花园有一个漂亮美美,热爱生活,会参加许多活动,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同时,她也对哲学与心理学很感兴趣,会看很多很有深度的哲学与心理学书籍,我一直觉得她虽然年纪轻轻,可是很了解自己,也有很清楚的价值观与信念,那么,她一直在面对与处理的课题到底是甚么呢?她常常来参加花园创伤清理的深度意识呼吸,透过她的呼吸与身体对应位置,我能清楚的看见她有很深的焦虑与恐惧,但她到底在焦虑恐惧甚么?直到前一阵子呼吸结束后的分享,她提到这次呼吸中死亡恐惧排山倒海而来,我才终于理解她的表现与在面对的课题。

 

在人本存在治疗中认为,死亡是我们的终极课题之一。她说她母亲有很严重的对死亡的恐惧,亲人间只要有人过世,她妈妈都很难面对,她知道一部分的恐惧可能来自于妈妈,但也有源自生命本身对死亡的恐惧,

 

也因为她自己也看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因此她也知道自己会安排丰富的生活,觉得不要浪费生命,要好好活着,也是源自于死亡恐惧,这是死亡带给我们的正向意义生命不是不会结束可以虚掷浪费,所以要如何活出有意义的生活。她可以说很好的将死亡恐惧引导转化为积极的生活,但仍需面对与处理对死亡的深层恐惧,这是她常来呼吸的原因。

 

心理学家兰克认为,人的一生都在恐惧生命恐惧死亡中摆荡,人会试图让自己分离开来、个体化、确认自己的自主性、向前迈进、实现潜能,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付出代价,为自己争取独立隐含了未受保护的恐惧感和孤寂感,这就是生命恐惧,这时候,我们会反向而行倒退、放弃个体化、在融合中寻找安慰、让自己消融、向另一个人臣服,可是这种安慰是不稳定的,因为这种选择会引发死亡的恐惧放弃、停滞,最后是了无生气。兰克说,人的一生就是在生命恐惧和死亡恐惧这两极间来回穿梭。

 

面对两极恐惧,我们会一方面想要独立自主,一方面又希望融合进关系中,获取安全感,面对这样的终极冲突(就是每个生命最根本的冲突),我们每个人都会发展出自己的防御系统,以面对这种摆荡,防御系统发展的良好,就会像花园美美一样,了解并清楚自己的价值信念系统,尽量将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但如果防御系统发展不好,就会很容易形成神经症,尤其是透过性,人本存在治疗大师欧文亚隆就说:企图透过性来缓和个体化的焦虑是很常见的,完全投入权力、进步、扬名立万的成功男人,早晚会有一刻面临个体化必然有的孤独寂寞、缺乏保护的情形。这种情形常常发生在出差的时候,当一个努力不懈的男人无法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工作上的时候,当他必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放慢脚步时,常常会经验到可怕的孤寂和极度的狂热。他会寻找性,而不是关爱的拥抱,因为关爱的拥抱反而会激起他失去自己的恐惧,他寻找的是操纵式的性爱,不会影响他继续控制生活,又能舒缓孤独及其背后的死亡焦虑。然而这种关系只是装模作样的游戏,人在内心深处会知道自己以不真诚的方式与他人相会,接踵而至的内疚加上焦虑,通常会导致更大的孤独感和狂热,有时在离开前一个女人没几分钟,就又需要另一个女人。

 

 

我就曾经碰过一个这样的男人,他无法和妻子有性生活,源自于成长中被母亲遗弃的创伤,造成他内心深处无法将自己交托给另一个女人,那会激发他失去自己的恐惧,他当然是无意识的,于是在婚姻生活中,他需要到外面和不同的女人发生性关系,为的是满足他的征服感,证明自己,当证明了自己是有能力的(可以征服女人),就可缓和死亡的恐惧(自我消亡),但当妻子发现要离开,又会让他掉入更深的不安全感,他还是有融合的需要,进而在妻子离开的时候产生许多诸如要在固定时间为植物浇水,不浇水就十分不安的强迫行为,这就是不妥当的防御系统。

 

满足分离与自主、保护与结合这两种需要的任务,并面对这两者固有的恐惧,是掌管一个人一生内心世界的对立主题。成长过程中如果在一个较为有爱与安全的环境,通常会发展比较适当的自我防御系统,但如果创伤较多,防御系统会很复杂扭曲。在我自己的经历中感悟到,人最恐怖的,不是在成长过程中为了自我保护而形塑的防御系统,而是没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这套防御系统非常扭曲却不自知,所以,问题不在我们在生命与死亡焦虑间摆荡,而是你如何面对?能看见自己的防御系统吗?

 

 

请关注微信公众账号"生命花园心灵俱乐部(微信号lifegarden-),点击查看历史消息阅读更多花园语露,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共同成长,累积面对生命的智慧!

Q:121416103;

网站 www.lifegarden.m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