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切真的毫无分别!?

(2010-10-17 20:22:01)
标签:

文化

分类: 心灵能量汇
http://s7/middle/67efb4d4g92cf1c0e1b86&690

“所谓的成功,就是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完这一生。”~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前阵子在迷<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历史小说,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王阳明留给学生最后的话: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所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翻成白话就是:心的本质是没有善恶的分别的,当有了善恶的分别就产生了意念,知道善恶就是良知,能够依循善恶准则行善去恶,则是格物,也就是从不断的实际行动中落实行善不做恶事。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王阳明先生只是用善与恶做比喻罢了。

 

以前在念超个人心理学提到的没有分别心,我总无法理解,这个世界怎么能够没有分别心呢?没有了分别心不就天下大乱了吗?看到了这段话我好像终于理解了。没有分别心才能达到佛家所说的空性,心的本体原是空的,没有任何分别,善与恶没有分别、富裕与贫穷也没有分别,有些人说看大自然多好啊,我们一天到晚在都市水泥丛林里,太压抑了,但其实对心的本体而言,这也是没有分别的,城市与乡村都一样。当有了分别心,有了分辨的能力,快乐与痛苦也随之而来,于是,每个月赚多少是好,没赚多少就不好,身边有个情人就好,失恋了就不好…。既已有了分别心,那么就有选择的问题,要选善还是恶呢?要选赚多还是赚少呢?要不要跟情人分手呢?如果要得到自己想要的,则要有格物的决心,什么是格物?以前听一个钢琴家说过,钢琴要弹的好,就要练到指尖有生命,这个”练到指尖有生命”,就是格物。但对大多数人而言,都是有了欲望,却没有格物的决心与毅力,于是只能怨天尤人,这就是落入心的地狱。

 

以前我会很疑惑,既然心的本体是了无分别,是空性,那么我又何须努力呢?反正就算我拿出所有力气抱着”格物”的决心赚得了房子车子,承受那么多的压力,也是空的啊。原来我也可以选择不做,吃的简单、以天地为被(新世界一书的作者艾克哈特·托尔就是在加拿大当流浪汉时不断练习放下自我,终于领悟”无我”境界),认识到了这一点,我还是可以照做我觉得我该做的,比如喂饱自己,但不会”役于物”,就是不会因为有就很高兴,没有就伤心气愤,于是平常心就出来了,反而更能享受做的过程。以前的我工作时总是觉得压力很大,就是因为我有所求,我希望我表现良好,考绩优秀,升官加薪;讲课时希望博得满堂彩,于是如果有人觉得我表现不好,我就患得患失,弄得自己压力大到不行,可是如果认识到一切都是都没有分别,那么就会毫无所求的做,这就是”静心”的做,根本就不会有压力了。这就是为什么王阳明在领悟到心的空性之后,仍然跑去打仗,甚至常常比对手更阴更狠,搞得许多敌人对他又头痛又害怕,其实他只是跟随自己的良知去做,但我相信做得所谓成功与失败已经不会太影响他了。

“知”易行难,”知道”很容易,要从生活中遭遇的大小事去练习没有分别心,就要抱着格物的决心操练,这并不容易;但也”知”难行易,知道与领悟的中间是很大的差别,这个知是领悟,领悟到了,那么做起来也就是不断操练罢了。一切都是空,但还是想能买房买车啊,那么,格物去吧!当然,要本着良知(致知),所谓的成功,就是秉持着良知,用自己的方式过这一生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