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看对了吗?

(2008-04-01 00:45:00)
标签:

心理咨询

精神科

萧语禾

心理治疗

分类: 咨询答疑

“他走进来述说自己的问题,然后表示希望能给他一颗药,期望药到病除,我解释心理咨询与精神科医生的差异,建议他去医院精神科就诊,但他表示怕留下记录,如果不小心被人知道了,就会被贴上神经病的标签了!接着,他表示愿意尝试看看,却不断表达要一次就好的期望,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我衷心期盼他能发现通往心理的那把钥匙。”

 

现代人因为压力大,或成长过程中的创伤累积,很多人慢慢开始出现胸闷、喘不过气、心悸等等自主神经失调的症状,在我还没接触心理咨询以前,也曾因工作压力太大发生自主神经失调的状况,那时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到医院看门诊做了一堆检查,最后医生告诉我检查一切正常,应该是压力引起的自主神经失调,然后我问那该怎么办?他只叫我要放轻松,就把我打发走啦!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可以挂精神科或找心理咨询师,害我那时走了一堆冤枉路。

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的不同大概如下:
1.精神科医师可以开药,心理咨询师不能开药:开药主要是针对躯体上的症状,例如抑郁症会开百忧解,可是药物是针对躯体上的症状,通常我们可大致将精神疾病分为心因性的或器质性病变造成,如果是心因性的,药物只能做到躯体症状的控制,"心结"还存在”病”就还在。


2.心理咨询师主要是针对是心因性的心理疾病,通常心理咨询师已学习许多心理咨商技巧,可运用这些技巧协助来访者处理内在心理层面的问题;而精神科医师主要专攻神经医学与药理,不过现在国内也有很多精神科医师学习心理咨询,因此也能够兼看心理咨询,但心理咨询通常要花的时间比较久,毕竟心理问题都不是一天造成的,要探索内在进而打开心结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总之,一个负责任的精神科医师,如果判断就诊者是心理因素造成的,除了给药让躯体症状不再恶化,也应建议就诊者接受心理咨询。

所以,就诊前要看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以免看错了地方,瘦了荷包事小,但如果因此而不再寻求正确的途径解决自身问题,受折磨的还是自己喔!

你看对了吗?




 







文 萧语禾(心理咨询师)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淺談催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