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大家好!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副院长、著名妇产科专家,对习惯性流产有多年临床经验的王蕊主任,来谈一谈目前我国对习惯性流产研究的一些前沿进展。
王蕊:你好!
记者:王主任在我们国家对习惯性流产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这方面您是非常权威的专家了,我想对于习惯性流产这个问题大家有很多的困惑,有关于它的发生原因,治疗的方法、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您在这方面的一些研究可以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王蕊:好的。复发性流产是指与同一性伴侣连续2次或2次以上在妊娠20周前发生的自然流产,发生率大约为5%;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为习惯性流产,发生率大约1%-2%。1977年WHO将流产定义为妊娠20-22周以前终止,胎儿体重500g以下者。公认的复发性流产的原因有:父母染色体结构异常,母亲高龄、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未控制的糖尿病、生殖器官解剖异常,内分泌异常如高泌乳素血症,还有感染因素以及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之后的研究又发现一些不明原因的习惯性流产可能与免疫紊乱有关。胚胎是一个移植物,属于半同种异体移植。如果妊娠的母亲不识别父系抗原,不排斥明显侵入性植入其子宫的组织,就可以使胚胎能够存活,能够一直养到十月怀胎、分娩;如果免疫反应耐受失调了,就可以引起免疫排斥,就可以表现为流产。此外,目前广泛公认的,又容易诊断和治疗有效的复发性流产的唯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它是指抗磷脂抗体阳性并伴有血栓形成或病理妊娠的一组临床征象的总称。常见的可检测的免疫异常包括同种免疫复发性流产,这类流产与母体封闭抗体不足有关;另一种是自身免疫性抗体阳性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流产,如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因子、抗核抗体、抗精子抗体、抗甲状腺抗体等。针对母体封闭抗体不足可采用主动免疫即同种淋巴细胞免疫疗法,免疫原通常用丈夫的淋巴细胞或第三者的淋巴细胞。成功率国外有80%左右,我们大概有90%,如果是同种免疫型的或抗磷脂抗体综合征,就可以采用被动免疫治疗即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抗凝疗法如阿司匹林、肝素等。我们一般采用小剂量疗法,十几年来成功率已经达到92%。最近几年,我们又进行个体化治疗,建立一些明确的指标来监护整个治疗的全过程,使达到小剂量、短疗程,又保证疗效,减少副反应。
记者:那么我想,您刚才讲到的一些治疗的问题,大家了解习惯性流产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它病因的检查方面的,原因首先先了解清楚,到底是一个同种免疫的,还是一个抗心磷脂抗体引起的,当然抗磷脂抗体引起的,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免疫抗体检测,如EmAb,ACA,这些指标进行检查,对于同种免疫的,您所提出的这个问题,现在有一些什么好的检查的方法可以确定它是这个原因吗?
王蕊:同种免疫型的,它是用排除性的诊断,就是排除掉生殖器官解剖异常,可以用B超,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或者宫腔镜,腹腔镜。其次要排除夫妻染色体结构异以及流产物的染色体结构异常,后者一般比较难以做到,因为很多病人来的时候,她已经流产过了,流产东西都丢掉了,她最多做一个一般病理检查。再一个就是内分泌检查,排除甲状腺功能低下、高泌乳素血症、黄体功能不全,以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最后还一个就是自身抗体,目前公认的是抗磷脂抗体和狼疮抗凝因子,但是由于检测方法和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所以不能一次检测决定。
记者:单次检查它的阳性率比较低,是吗?
王蕊:单次检查它本身不行的,因为自身抗体的明确诊断要两次阳性,间隔至少六个礼拜,那么你三个礼拜一次,起码两次。自身抗体非常波动的,高低不一样的,今天可以阳性,明天可以变成阴性,所以你要追踪,并且你可以根据抗体的效价水平,是持续性出现,还是间断出现,来估计它自身抗体水平怎么样。另外,高凝状态可以使血管阻塞,血管血栓形成,胚胎可以早期的就死亡在宫内,最后引起流产,所以这种血凝机制异常的可以用抗凝治疗。所以现在我们对这种病人,有计划的,按程序的,进行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B超及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畸形、内分泌检查、凝血功能检查、自身抗体检查和封闭抗体检查进行流产原因的筛查。
记者:除了这些检查和治疗以外,咱们在基因学,或别的上面,最近有一些研究的进展吗?
王蕊:最近研究进展最主要:易感基因,易感基因我们研究了同种免疫型的易感基因,主要HLA-DQB1*0604,0605,如果自身免疫型的,HLA-DQB1*0303,我们这个结果和国外的,一个丹麦的作者发表的比较接近。
记者:那么咱们的研究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领先的地位了?
王蕊:因为我们现在最主要是这样子,自身免疫型的正在研究和血凝关系问题,血凝关系问题最近我们强调用个体化,个体化就是原则是免疫抑制和抗凝治疗,每一个病人抗凝剂用多少,时间用多少,比如说,免疫抑制疗法,剂量用多少,时间用多少,我们要尽量做到小剂量,因为是胎儿了,可能对药物的暴露时间要尽量缩小,就可能安全些,安全期就有保障。
记者:好的,今天非常感谢王主任对习惯性流产,尤其是免疫这方面相关的习惯性流产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深入的探讨,谢谢王主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