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峥嵘岁月承光荣传统
(2024-06-01 12:33:00)| 分类: 演讲稿 |
忆峥嵘岁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青化砭采油队的任英,我满怀敬意地站在这里,参加以“继承优良传统,矢志埋头苦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向大家讲述几位延长石油的英雄模范——他们埋头苦干、
他们无私奉献,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前行。我演讲的题目是《忆峥嵘岁月,承光荣传统》。
1944年,毛泽东主席为延长石油厂时任厂长陈振夏同志题词:埋头苦干。此后的80年,埋头苦干已成为延长石油人的企业精神和行动准则。在战争年代,陈振夏和同志们一起排除万难,艰苦创业,先后开发10口新油井,修复2口旧油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延长油田更是因陋就简,埋头苦干,生产了大量的汽油、煤油、蜡烛、蜡片、擦枪油、凡士林等产品,不仅保证党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需要,而且打破了敌人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交换了大量的紧俏物资,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延长石油厂抗日战争时期被党中央列为增产重点,为中国革命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翻开《延长石油史》你会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原延长油矿第一个全国先进工作者董存秀,1930年出生于陕西省延长县,1948年任钻井队队长期间创造了“三匀一快”钻井法,不断的刷新着钻井记录,1948年五月年仅18岁的他走进延长石油厂,铁了心要当一名石油工人,每天早早起床,打扫工房,收拾井场,干活从不偷懒,工人师傅们看着眼里都说:“这娃能吃苦是个好苗子。”不久他就被破格吸收为油厂的正式工人,成为了一名钻井工,是金子总会发光,工作者他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1952年西北石油管理局局长康世恩带领科研人员到延长油矿检查工作,来到了董存秀所在的队调研了好几天,详细询问记录了每一个工作细节并将他们的先进经验总结为了“三匀一快”,6月西北石油管理局在七里村召开了陕北区钻井工作现场会,会上康世恩宣布董存秀同志被评为西北石油局模范司钻他,同年他也被评为矿先进生产者,地区先进生产者,还从省先进生产者脱颖而出,参加了北京组织的全国先进生产大会,受到了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忆往昔,岁月峥嵘,老一代石油人以拼搏创业的豪情和埋头苦干发精神,栉风沐雨,战天斗地,为油拼搏,为油奉献;看今朝,走进延长油田的千里油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身影,他们疲惫的身体,布满血丝的双眼,匆忙的脚步......他们也在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谱写石油人奋斗不息的时代最强音。
有问题找李队,这是青化砭采油队每名职工的口头禅,对于他们来说李队就是一张行走的“百科全书”,无论哪里出现问题,他都能准确无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谈起李队,他是领导眼中兢兢业业的好员工,他是同事口中无所不能的“铁汉子”,他是徒弟心里可亲可敬的好师傅,满手的油污,满脸的汗水,穿梭在井场之间......还记得那是去年9月,突如其来的暴雨持续很长时间......叮铃铃,电话响了,北川采油站站长用急促的声音说:“李队,雨太大了,咱们的水平井河383即将满罐,我们在山下,可是道路冲毁太严重车辆根本无法上去,李队,上不去怎么办呀?”李队挂了电话,二话没说迅速赶到站长跟前,到了现场发现险情比想象中更加严峻,巨大的灾情根本不允许他过多考虑,他带领一行人立刻穿上雨衣换上雨鞋,在泥泞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向井场,“李队,李队,你怎么了?”只听见有人喊着,“我没事,就是不小心滑倒了,你们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大家手拉着手,肩并着肩,一步,两步,三步......为排除安全隐患用双脚踏出了一条路。险情排除了,生产恢复了,当大家回头看李队,他的脚却肿的连鞋都脱不下来了......这只是他为确保原油生产无数次中的一次,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工作一丝不苟,做人严于律己,遇到困难总是冲在第一线,安全、设备被他弄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他唯一亏欠太多的是家人,他总是那么认真的工作,工作是他的第一,认真工作的背后他忽略了老人的尽孝,忽略了妻子的陪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他总是说,保障大家的安全,才能守护小家的幸福。李队用他的无私和奉献守住我们青化砭采油队的安全的大门,保障了生产的正常运行......
不作风前杨柳,愿作崖上青松。走过延长石油岁月的长河,有一面旗帜,被高擎常举,迎风飘扬;有一种精神,以坚守创新,源远流长。今天,让我们穿越80年的时空,以普通石油工人的名义作墨,以顶天立地的英雄作笔,再次绘就一幅锋芒淬砺的水墨丹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