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书人生自美丽

(2023-12-09 19:50:23)
分类: 文学理论
诗书人生自美丽

 

——序青年女诗人郭美丽旧体诗集《韶华集》

 

                                觅程

   

 

 

诗人白琳曾向我推荐过一个叫郭美丽的诗词爱好者。这次,老友又以诗会的名义,约我给郭美丽的旧体诗集《韶华集》作序。一看诗稿,让我惊诧不已,其阅历、其功底、其文笔都不错,可谓后生可畏。作为延川诗词学会的会长,我有责任为年轻诗人的成长摇旗呐喊,鼓掌助威!

当她露出红扑扑的脸颊站在我的面前时,我突然想到了洛川塬上的苹果。这塬上的苹果,红的耀眼,确确实实让世界瞩目。这塬上的女子,生的俊俏,也仿佛美得像塬上的苹果。作为一个果农的女儿,“美丽”的名字,也许就来源于此。然而,她真正本质的美丽,却和她的诗书人生分不开。

郭美丽出生在洛川塬上,成年后嫁于延川,终于有机会跻身到延川文化大县诗词界的行列。她有较好的文化素养,上过延大,办过校刊,当过中小学语文老师,任过民办幼儿园园长。然而,生活的现实,永远不能满足她的追求和抱负,于是踏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一直从事口才语言教育。譬如,在《创业感怀》一诗中,她就以深入浅出的语言将自己的所感所悟呈现于读者。请看:起早贪黑从未闲,口才培养历辛艰百般坎坷不言弃,但愿新苗参老天。”再如,在《育青松》一诗中,她又写出了更加励志的句子:出入校园花草丛,用心良苦育青松。寒来暑往时光变,叶茂枝繁笑立冬。”这两首诗语言流畅,朗朗上口,又比喻恰当,分别用“新苗”和“青松”比喻学子,通过百般坎坷寒来暑往的付出,终于换来了“但愿新苗参老天”和“叶茂枝繁笑立冬”美好愿望或崇高境界

诗言志。她的诗就是她的人生追求和生命写照的体现。她创办的延川县金喇叭口才艺术中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成绩斐然,被中共县委宣传部评为“延川优秀社会组织”,被陕西三套、八套评为“优秀小演员选送基地”。在“讴歌新时代,践行新思想”群众文艺大赛中,她荣获市级“优秀指导教师奖”。在全国语言教学风采大赛中,曾被评为“特等教师奖”。一连串的荣誉,其实就是对她“但愿新苗参老天”“叶茂枝繁笑立冬”最好诠释

诗歌创作不易,难于其文本的“内涵、质地”。作品即人品,即作者内在素养的升华。认真阅读作者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内涵底蕴的丰厚和诗意眼光、触角的独到。这里就几首绝句谈一谈,或许有窥斑见豹的效果。夜归》是一首写母爱的诗。这首诗的起句莘莘学子夜归迟”虽然平常,但承句“慈母挑灯却不知”却让人觉得雾散峰出;特别是转句“山口忽然升碧月”,想象奇特,显示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才气;自然地拖出了“回家一路总相随”的结句。整首诗没有一个生僻的字,非常流畅。我觉得能把一首诗写的简简单单,平仄合辙,实在不易。这首诗的巧妙,主要还是承转两句营造了慈母挑灯山口月起两个意象,一小一大,一实一虚,相互映照,不断升华,把母爱的伟大逼真地彰显出来,让人读得泪眼摩挲。再如《黄河丑石》:

 

年丑石历沧桑,蹲在沙滩望远方。

百孔千疮心不死,忽然一日展华堂

 

一块丑石历经数万次大水大浪的冲击,虽然创伤重重,但无有怨言,依然心有抱负,等待时机。也许在数万年之后,终于有人所识,使他列在了宝石之馆。看了女诗人的人生经历,特别是她的再三拼搏,我们才会发现,她通过对黄河丑石的刻画,借物言志,巧妙地宣泄了自我的抱负。总的来说,这首诗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励志效果,与贾平凹的散文《丑石》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愧是一首值得推荐的好诗。又如《忆少年》:

 

年少青春把梦追,曾经美好暖心扉。

感怀昔日学堂路,十万春风一座碑

 

这首诗首句中的“追”字是个动词,第二句中的“暖”字是形容词动用,两个字用的非常到位,把少年的梦想和美好表现的淋漓尽致。但第三句笔锋一转,用“学堂路”一个细节把人拉入那种难忘的回忆,可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过往的一幕幕之中,而一句“十万春风一座碑”,突然展现出了现实或者未来的磅礴意象。三四两句,一实一虚,合理布局,反映了诗人浪漫的一面,大气而可信,并没有丝毫的空洞之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多年来,美丽一直热心于爱心公益事业,榆林洪涝、武汉疫情、延川敬老院、高考供水点,到处有她所尽的微薄之力。她曾多次被延川河东社区党支部评为“优秀党员”。2020年,被中共延川县委授予“延川模范”称号。文如其人,诗志其心。高素养的人未必能写好诗,但能写好诗的人则多会是高素养的人。这一点,佛像可鉴:

 

本是一尊泥土身,还当自己是真神。

装腔作势庙堂坐,素面朝天度众人。

 

佛像》是一首比较典型的隐喻诗。诗人看到身边的一些官员,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整天指手画脚,不为民办事。殊不知离开党和人民赋予的平台,自己还是什么?诗人联想到庙堂之中的佛像,离开庙堂,不就是一堆泥土吗?诗人抓住这一共性的特点,用平实的语言,将佛像刻画的入木三分,其寓意深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对那些庸俗无为的官员给予了无情的鞭打。这样的诗,反复琢磨,玩味无穷。也可以这样说,从另一个侧面见证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站队和思想情怀。

追求诗歌的“内涵、质地”固难,但对于旧体诗的创作来说更难,这在于其平仄韵律及对仗等方面的严格要求,简直是“戴着脚镣跳舞”也。别说是年轻一代,就是颇有文化修养的年长者,对此亦是望而却步。纵观美丽之绝句,绝无以词害意、拘谨枯燥之感,领受到的是浓淡相宜、浅吟低唱、挥洒自如的情态,此实非一般人能臻此境。同时,在用好平声韵的创作过程中,诗人大胆探索,创作了不少的仄韵诗。比如《回乡记》:

 

异地漂泊情不断,爹娘早已村头盼。

归心似箭把家回,相见时常恨归晚。

 

我觉得,仄韵用好,反而对有些情绪的表现会更加生动,更加刻骨铭心。孟浩然的《春晓》,就是仄韵诗,你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当然,用不用仄韵,这要看你所写的内容而决定,不能盲目地应用。

有诗样语言的人,大抵有诗样的生活和诗样的人生,美丽者如此。多年来,她或咏史、或抒怀,或咏景、或状物,或纵览山水、或国是亲情,乃至生活的点点滴滴,人间私语,都信手拈来,皆成诗篇。作者往往能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且将其对社会、人生的哲思感悟注入其中。阅读作品,犹如伴随作者在时空隧道中作人文、山水的徜徉旅行。

美丽的才情、造诣非诗一途。她爱好广泛、多才多艺,乃至演讲、主持、朗诵等等舞台艺术也独得风流。

当然,美丽的诗歌创作,目前还只局限在绝句的领域。愿她在今后的诗歌创作中逐渐涉及到律诗和词的范畴。同时,不断深化主题和诗意,创作更多的优秀作品。只盼她能在“韶华”之后结“秋实”,以大量的诗作影响、“诗化”更多的人!

 

 

 

                                             2023年12月8日于延安新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