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盘指数探底回升后,本周就走出冲高回落的探底走势,周线下跌1.08%,深指周下跌1.82%,创指周下跌1.6%,三大指数周跌幅都在1%以上。虽然大盘险受3000点,但是不少板块再创新低。
长假后,从2934—3099点只反弹了一周后又打回3013点,市场又喊出了“3000点保卫战”的口号,着实可笑可悲。中国经济都是年复一年增长,从2008—2021年,GDP从31.9万亿—114.37万亿,增长了2.6倍,唯独鼓市的3000点保卫战打了14年。何况如今3000点的平均市盈率只有12倍多、市净率1.3倍,而鼓价都跌得面目全非。
历史上的3000点平均收益率都在30倍以上。就是说,在同样的3000点指数上,绝大多数的A股投资者亏损超70%,哪怕是手握巨资公募、私募基金,也亏损累累。但是,管理层对此视而不见,只知道搞扩容大跃进,上市公司从1000多只,大步扩容到近5000只,搞变相和谐大稳定。
本周三,中证金融发布消息,在20日整体下调转融资费率40BP,调整后各期限档次的费率具体为:182天期为2.10%、91天期为2.40%、28天期为2.50%、14天和7天期为2.60%。随后周末,监管层出了三个规则修改的消息,等同于房市维稳的隔靴搔痒政策,治标不治本。
第一个消息,沪深交易所于10月21日晚间同步发布公告称,为促进融资融券业务健康长远发展,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两所于近日分别扩大了融资融券标的的股票范围,对于主板股票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前上市的创业板股票,标的数量从1600只扩大至2200只,扩容幅度达38%,此调整从10月24日起实施。
两融标的扩容,对市场属于偏利好,意味着新增600只股票可用于融资融券交易,那么这些资金可以得到融资交易的支持,可以获得更多流动性,市场也会更加活跃。
第二个消息,据财联社报道,科创板做市商制度有望于10月底前实施,已获批14家做市券商预备工作进展顺利,展业流程临近收尾,已换领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制定做市略略、建仓同步进行,部分科创板做市商已陆续开始建仓。
科创板引入券商作为做市商可以带动增量资金入场,促进参与者多元化,以及提升市场活力,有助于保持交易活活度,平抑市场波动,促进价值回归,对科创板中的估值合理且具有成长潜力的上市公司构成利好。
第三个消息,据Choice数据显示,本周有包括瑞达基金、鹏华、招商、华夏、南方等在内的共27家机构发布自购公告,共计自购旗下基金17.74亿元,相关机构表示,自购是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申购公司旗下公募基金产品。
基金公司再现大规模自购潮,虽然18亿不多,但这是非常积极的信号,向市场传达了机构看好市场的预期。这几个金融规则修改,在3000点位置上对市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我看来,重要是保卫战不能光喊口号,更重在行动。
一是,金融稳定基金要勇敢地出手,用真金白银向市场表明积极态度。
二是,严正地宣誓3000点的位置。呼吁社保资金、养老基金、保险资金应带头大举入市,广大投资者才会奋起响应。
此外关键是,在3000点疲弱低位,管理层应果断放慢新股扩容节奏,并且规定新股发行市盈率不能超过同行业板块平均估值的20%,以保持市场的供求平衡。
从周末消息面上看,整体上都是利好消息,特别是扩大融资融券标的,对中小盘股票构成明显利好,而且周A股震荡下跌,主要是为了释放上周大涨积累的获利盘压力,大盘连续调整之后,在周五已经出现了企稳走势,在外部消息整体偏暖的情况下,投资者乐观情绪会明显上升,上证指数本轮上升行情并未走完,下周有望重拾升势,站上20日均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