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松龄
本文原载于《益寿之友》杂志
网站支持:http://daovip.oinsite.cn/_d270181874.htm
http://s16/middle/67eb58c4t86e2c80abb3f&690
经络穴位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祖国医学的一枝奇葩。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它们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清代著名医家王清任曾对掌握经络穴位的重要性做过强调“不明十二经络,开口动手便错”。
经络穴位奥妙莫测,至今还被科学家称为世界未解之谜。在临床中,人们广泛采用按摩、气功、针灸等方法解除病痛,就是运用了中医经络穴位的原理。针对健康而言,掌握一些常用的经络穴位养生技巧,无疑是成本最低,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绿色疗法”。
在人体中,经络好比是生命功能的电源线,穴位好比是生命功能的开关,每个开关都有自己的主管功能,故中医有“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的说法。拿“足三里”来讲,凡是出现与脾胃消化、腹痛腹胀相关的疾病,我们只需通过针灸、按摩等良性的手段刺激这些外在的生命开关,就可起到调理内在脏腑功能的作用。无论是养生益寿还是康复治疗,掌握几个针对性强的自我保健穴位都是十分有益的事。
急救要穴人中穴:人中穴被称为“人体的120”,位于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和下三分之二的交界处。在人体发生休克,小儿出现惊风,突发心绞痛、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患时,取本穴位有回阳救逆,固脱通络的作用。中医认为,人中穴是人体任脉和督脉的交汇点,故有“转危为安”的功能。民间还有“人中深长者多高寿”的说法。
防老抗衰劳宫穴:劳宫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穴位,在自然握拳时中指指尖所对应的部位即是此穴。新生婴儿在两岁以前手始终攥得紧且有力,这是因为他们无欲无求,真阳之气饱满的缘故。在传统养生法中,我们把小儿的这种表现和方法叫做“握固”,就就是发挥劳宫穴作用的体现。有手脚冰凉、困乏无力,疲劳综合症者可以常按摩此穴,具有较好的防老抗衰、通经气、通阳气的作用。
心胸枢纽内关穴:内关穴被称为“心脏的保护伞”,中医有“心胸谋内关”之说。内关在腕横纹上两寸处,它是心脏疾患的核心用穴,对预防心梗发作具有最突出的效果。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心律不齐等病均可大胆采用。有呼吸憋闷、心烦心悸等症者,坚持按摩半个月以上,症状即会自动解除。
保健大穴足三里:在中医经穴中,足三里几乎成了“明星穴”,它的补益作用胜过“母鸡汤”,中医有“要想身体安,三里常不干”“肚腹三里留”之说。它位于外膝眼下三寸处,它不仅是中医治疗脾胃消化方面疾病的总穴,更是益寿养生,人体的四大保健要穴之一。对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腹痛绵绵、胀气不舒、免疫力差等症有良效。
中医的特效穴位很多,如太溪穴,被称为“慢性肾病的良药”,“补肾第一穴”;合谷穴,被称为防治脑病的第一大穴;大椎穴被称为防治颈椎病的要穴等。这些人人可学,随时可用,一学就会,一用就灵的经络穴位,您愿意尝试吗?
陈松龄,中国道家养生研究院课题组组长,北京紫禁城国医馆顾问
http://s11/middle/67eb58c4t86e2ca8c7b5a&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