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培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2013-03-19 09:21:39)
标签:
教育 |
历城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理念,教育教学活动与新课改紧密结合,对新课程中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进行加强和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组织学生走近科学,参加科学实验、探究、创新活动开展,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进行初步的科学研究,亲自进行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情感,感悟生命的意义,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组织学生亲身进行挑战性的拓展训练,培养中小学生的勇敢坚强和团队协作精神,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促进学生的“全人”发展。
二、素质教育基地的基本理念、方针
基本理念——立足全区,面向全市,打造优质教育服务品牌,创建全省一流的素质教育基地。
基本方针——以学生已有的教材资源和生活体验为基础,充分开发和利用基地特有的课程资源,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课题研究、户外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竟技等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
三、素质教育基地活动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素质教育基地运行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科学性,项目安排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科技馆、天象厅、数字实验室等项目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能大大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
兴趣性原则:素质教育准备了非常多的有趣的科学实验,丰富多彩的科技馆,无彩斑斓的天像星空运行演示,漂亮可爱的小物品制作等,将会大大提高孩子们活动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去进行科学探究。
互动性原则: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所以互动性是将来孩子走向社会所必须掌握的,活动的设计考虑到了孩子们团结协作才能完成的很多项目,例如科技馆、综合实践活动、“逃生墙”“电网”“木板鞋”等。
参与性:基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生能够参与为主要原则,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每个学生都可以亲身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亲自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体验参与学习的快乐。
四、素质教育培训项目
素质教育培训项目共有4大类:一、科学探究类,内容有科技馆、天象厅、数字实验室、智慧天下、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探究等;二、社会实践类,组织学生到户外(学校后山—凤凰山)考察、调研生态环境等;三、劳动技术教育类,内容有陶艺、迷你小机床、雕刻机、微型车床、钳工、小厨师、小裁缝、自行车组装、微机组装、农事活动等;四、素质拓展训练类:攀岩、求生墙、过电网等。
五、 组织领导和日常管理
1、历城区素质教育基地是历城区教育局倾力打造的历城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基地依托历城三职专而建成,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历城三职专负责组织实施。
2、基地管委会:由历城区教育局有关领导、历城三职专的学校领导、参加基地活动的有关学校领导及部分学生家长组成,负责基地的发展建设、建章立制、重大活动部署等重大事件的决策与实施。参加基地教育活动,须由生源学校提出申请,经管委会批准。
3、素质教育基地活动指导委员会:由历城区教育局领导,三职专的领导和教师、生源学校有关领导和教师组成,在管委会领导下具体负责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和考核评估工作。
4、素质教育培训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楼一楼,全程负责素质教育培训。生源学校可以随时与培训办公室协调、交流学生培训的有关事宜。培训办公室在指导委员会的领导下,组成若干个“项目小组”,按照“科学探究”、“科海探秘”、“科技活动”、“野外训练”、“素质拓展”等不同的要求编制课程计划,负责具体教学业务的管理。
5、辅导员和带队教师:各班由基地安排辅导员1名,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组织指挥和生活安排等工作。生源学校派带队领导1名,负责本校师生的管理,与校方进行工作配合与交流,每班配备一名带队教师(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纪律管理,负责学生往返基地的组织安排与安全注意事项,基地活动期间协助辅导员工作。辅导员和带队教师必须全天靠上组织和照顾学生,确保学生安全和活动效果,二人每天一道向培训办公室汇报学生培训情况。建议生源学校派相关学科的教师随队参与学生的培训。
6、培训时间和人数及收费
培训时间:5天,周一上午9:30前到校,周五上午10:00前离校。
培训人数:每期600人(13个教学班)左右。
收费标准:每期每人收费300元,带队教师每人缴费100元(餐费),安排住宿前交清。
培训完毕时,基地赠送给每位学生一张带有基地培训内容、计划和学生活动照片的光盘。
7、运行机制定位:分年级活动,模块化教学,学分制管理。
小学划分为两个阶段(3、4年级和5、6年级),初中划分为两个阶段(初中1年级和初中2、3年级),每次培训计60学分。高中培训暂不涉及。
六、安全、后勤保障措施
1、学生往返基地乘车由生源学校负责安排,费用自理。
2、每期学生抵达、撤离基地时,生源学校带队领导与基地负责人举行交接仪式。
3、住宿:学生公寓楼4—6层。每间宿舍8 人,双层床,内设卫生间和洗澡设施等,宿舍内每人备有被褥1套、暖瓶4个、脸盆8个。带队教师与学生同住公寓楼,便于管理学生。带队教师和学生需要自己带毛巾、牙膏、牙刷、香皂、洗发膏、换洗衣物、水杯、笔记本、钢笔。
学生公寓实行物业管理,设有洗衣房和充电设施。学生自己收拾房间,宿舍管理员和辅导员指导协助。
就餐:学生餐厅二层就餐。按每人每天20元标准营养配餐,每桌6人,实行分餐制,早餐4元,中餐和晚餐各8元,教师用餐与学生同等标准,单独安排桌次。少数民族师生单独安排桌次和饭菜。
学生在就餐期间要注意节约,个人餐盘内无剩饭剩菜,餐后,自己收拾餐桌。
生源学校要求学生不带任何食品、饮料。
学校餐厅设有购物超市和电话超市,方便师生生活。
4、学校设有医务室(办公楼2层),有校医1名,医务室有常用药品。生源学校可以派随队校医。
5、对于学生的学习、食宿、集体活动、外出参观等各个环节的活动,指导委员会必须周密安排,做到时时处处有专人负责,全过程管理,确保学生安全万无一失。
七、基地素质教育活动安排
1、每期一周,按五个工作日安排,遇有阴雨天气,可调整活动项目顺序、适当增减活动内容。
2、生源学校参加培训,需提前一周与培训基地联系,双方商议确定培训年级、培训内容、师生人数(特别注明少数民族师生数)、相关要求等,基地在学生到校前1天,排好课程表,安排好学生住宿、就餐、基地相关要求等,通过电子邮件通知生源学校。车辆由生源学校自行安排。
3、交通线路:从南外环沿103省线南行大约25公里到达基地(柳埠镇摩天岭)。
4、学生来基地活动期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原班集体不变(自己确定个性班名),原班主任负责管理。(谢绝家长来校)
5、活动时间安排:每天集体活动时间8个小时,晨练0.5小时,上午3 小时,下午3 小时,晚上1.5小时。睡眠9----10小时,处理内务1小时,机动1---2小时。用餐3小时。
晚上活动主要安排为:学习交流、天文望远镜观看星象、观看爱国主义影片、联欢晚会(生源学校自己组织)、图书阅览、电子阅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