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是超市我最牛

(2011-05-24 20:34:20)
标签:

刘雪松

中国

物美超市

零售业

零售企业

物价

超市

大学生

必须了解的经济

分类: 趣味社科

物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首先吃的问题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我想在这说说超市的问题。中国的超市非常牛逼的,他们不用生产,却占有生产厂家的很大一部分利润。他们同时给我们消费者很大压力,人为地把物价抬高。

刘雪松是北京一家经销公司的经理,他给超市供货已经有十年了。他告诉记者,他代理的某品牌的锅巴,出厂价是1块2,超市售价是3块钱。

  刘雪松说:“我进货的价格是1.2元(一袋),我给物美超市的价格是2.55元供给他们,物美超市大概要卖到3块钱。”

  提供给超市的价格比出厂价贵了两倍多,刘雪松向记者解释,表面上看来,超市以2.55元买进锅巴,以3元的零售价卖出,似乎只赚了4毛五分钱,但其实,这只是超市的“前台毛利”,还有一部分被称为后台毛利的利润,就是超市通过进场费、返点等各种方式从供货商的手中赚走了。

各个超市收取的进场费名目繁多,包括开户费、节庆费、新店开张费、老店装修费、新品费、条码费、合同续签费、海报费、堆头费、信息共享费、促销员管理费、咨询费、促销服务费等十几种,由于卖场收的各种费用太高,从2010年开始,他已经停止了与物美超市的合作。而在2009年的合同中,超市不仅规定了百分之十二的扣点,还给他们企业规定了260万销售任务。

  刘雪松:“260万要收你12个点,要收这么多钱,但是你要做不到260万,你也要交260万乘以12个点,大概30多万块钱。”

  在合同费用之外,遇到超市开设新店、店庆节日,甚至总部搬家,经销商们也需要再交给卖场一笔费用。可以说在市场上超市就是老大,生产商主动给钱求着他们销售产品。超市作为巨大的零售市场,没有积极的采购廉价的商品,而是坐着数钱,一边收着生产商的小费,一边赚着我们的钱。这是典型的资本家的行为,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凭着自己的商铺收着租金,他们凭着在市场上的谈判优势抬高物价,把负担和压力转嫁消费者。

  曾经买过外贸产品的可能会有一个体会,那些看起来品质非常好的日用品价格却一点不高,甚至比大商场的同类产品要便宜很多。赔本的生意商家当然不干,那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打算出口的产品卖出如此低的价格,原来不是制造成本太高,而是流通成本太高。

  我们来看国外的零售业,都是传统的赚取进销差价模式,销售商千方百计降低费用,建立自己的采购体系,低进低出,从而实现与生产厂家、消费者的多赢;而目前国内零售业的做法刚好相反,等供货商上门,收取费用,既不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也不考虑代理商的承受能力,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过得舒服些。这样的模式是收房租,而不是作零售。

  但愿商务部能够尽快出台新的规范,既为供货商、生产厂家减负,为消费者减轻物价压力,也能让中国的零售业早日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说:“在发达国家零售企业有一支非常重要的经营队伍,就是采购人员,采购人员根据他对消费者的理解,和他丰富的商品知识,他会在国内甚至全球去选择他认为消费者最喜欢的商品。”

  在裴亮看来,国外连锁零售商的采购能力是令我国的连锁零售商们望尘莫及的。他说:“我们本土的零售企业基本上属于坐商,坐在家门口大量的供应商来谈判,谈一个好的条款,这是目前国内零售商一个通行的做法。”

  在专家看来,如果要依靠采购、赚取进销差价盈利,零售企业就要想尽办法加强经营和采购能力,用物美价廉的产品吸引消费者。但是目前,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开始依赖出租货架、店铺资源,收取进场费用,在实质上,已经退化了成收取商业租金的“二房东”,而不是经营商品的零售商。

  首都经贸大学营销系主任陈立平说:“咱们国家有这么多的怎么说质优价廉的商品,这些商品为什么在国内不能流通,很大一块功能还不是因为现在咱们自己零售业没有采购功能。

  中国的低成本推动世界零售业发展。我们自己零售业为什么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自己的国家里面,我们自己为什么没有办法去采购,还不就是这个问题可以看出来,咱们国家零售业本身出现了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