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小汤山镇的文物古迹
标签:
阿苏卫村关帝庙讲礼村娘娘庙大东流村刘氏墓地酸枣岭村大兴寺后蔺沟村菩萨庙 |
昌平小汤山镇的文物古迹
这篇文章介绍昌平区小汤山镇的文物古迹。
公交643、945、昌51、昌28路阿苏卫下车去往阿苏卫村,阿苏卫村村委会院原为阿苏卫村关帝庙(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石台基,垂带踏跺三级,灰筒瓦硬山调大脊,门窗均巳改动。据记载以前有山门遗存,面阔一间,灰筒瓦硬山调大脊。







继续乘公交643、昌51至小汤山假日酒店站,沿御汤山别墅西侧的秦上路北行转向西,去往大汤山北侧的大汤山烈士陵园(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该陵园建于1975年春天,将零散埋葬的二十一名革命烈士的遗骨集中安葬,统一管理。







回到顺沙路东行去往小汤山医院,医院旁的小汤山疗养院内有小汤山温泉遗址(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早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就有记载。小汤山温泉因地处北京中轴线北延长线上,元代曾被称为“圣汤”,又称龙脉温泉。供皇帝洗浴而闻名天下。明代中期辟为皇家禁地。清康熙朝修建行宫,成为皇家御园,主要建筑有澡雪堂、漱琼堂、飞龙亭、汇泽阁、开襟楼等。皇帝在此处理政务,接待重要使节,读经览史,吟诗作画。乾隆二十八年(1763)髙宗在此作“汤泉行宫八咏”诗。清代后期,慈禧太后建有专用浴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毁于八国联军。北洋军阀时期段祺瑞、曹锟、章宗祥等军阀和政客修建别墅,将行宫旧址分割。1928年蒋介石、冯玉祥、李宗仁、白崇禧等人在此处召开了著名的“裁兵会议”。1949年后建北京市工人疗养院。现行宫旧址仅存山顶石崖上镌刻的乾隆御笔“九华分秀”和慈禧当年所用的浴池。













从小汤山医院门前北行去往后牛坊村,村北的御汤山生态园院内,有后牛坊村石五供。仅存石五供的香炉和炉座,石五供是坟地前石头供案上摆的五件石供器,中间的是香炉一件,两侧是烛台和香瓶各两件。这个香炉发现一直在后牛坊村的地里,香炉一侧炉耳受损,用水泥修补的;三条炉脚也有损坏处,用水泥修复。据网友的考证:有可能是《光绪昌平州志》记载的明代参将赵文魁墓地的遗存。





回到小汤山医院,乘昌52路公交车去往讲礼村,村南的一条胡同内,有讲礼村娘娘庙(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布局。现仅存正殿,面阔三间。砖石台基,垂带踏跺三级,灰筒瓦硬山调大脊,脊吻巳无。前后出廊,七檁脊,前廊廊心墙为硬心。房柁、檩、柱上有精美彩绘。脊枋下有重修题记:中华民国四年阴历四月拾七日
榖旦立,京都北路昌平县讲礼村合命□□人等。即将修缮。












讲礼村北部路西侧一条河道北,有讲礼村北庙(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现仅存前、后两进殿堂,屋面已改为现代板瓦。现前殿为住宅,后殿为仓库。







乘公交945至大东流站,顺沙路北侧的南官庄村,村东北有南官庄村关帝庙(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原为四合院布局。原存正殿,面阔三间,砖石台基,垂带台阶三步,前檐彩画剥蚀,灰筒瓦硬山卷棚顶。现已倒塌,只剩残件,估计将来会原址复建。






回到顺沙路南行(可以乘昌27路一站)去往大东流村,村西有大东流村刘氏墓地(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现仅存方首方趺碑一座,南向,通高3.22米,碑阳额书:刘氏碑记,首题:刘氏祖茔碑记;落款:大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岁次庚子姑洗月榖旦。碑阴额书:刘氏碑记,刻立碑人名及墓地四至。










大东流村西南的小东流村(可以乘昌27路一站),村东北有小东流村双观音庵(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布局。原仅存正殿,面阔三间,灰筒瓦硬山调大脊,门窗已经改动,砖石台基,垂带踏跺四级。檐檩上有和玺彩绘。2014年重修,复建了正殿及朵殿、东西配殿及门楼一座,现已竣工。
















从小东流村公交站乘昌27路至土沟新村站,换乘昌51路去往酸枣岭村,村西口有酸枣岭老井(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是一座双眼井,现已被保护。




酸枣岭村东有酸枣岭村大兴寺(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坐北朝南,为四合院布局。2004-2005年已复建过,现存硬山筒瓦门楼三座,倒座韦驮殿和正殿及朵殿,东西配殿。正殿面阔三间,灰筒瓦硬山调大脊,排山勾滴。砖石台基,垂带踏步四级。正殿前东侧为一通光绪年间石碑,青石质,方趺圭首。碑阳额题:万古流芳,首题:京都顺天府北路厅昌平州迤东酸枣岭村重修大兴寺吉祥寺碑文,落款处已漫漶不清,仅可看出为光绪七年;碑阴额题:因果不昧,刻捐款人名。正殿前西侧为2004-2005年重修碑记。























从酸枣岭村可直接乘昌51路去往后蔺沟村,村中部有后蔺沟村菩萨庙(为昌平区普查登记文物)。建于清代,占地面积约9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倒座韦驮殿、正殿及朵殿,左右配殿。正殿面阔三间,条石台基,灰筒瓦硬山清水脊,檐檩上有和玺彩绘,房柁上有苏式包袱彩绘。朵殿已被改建,配殿也无存。
















乘昌51路回到土沟新村站,换乘昌27路去往未来科技城南站,公交站旁的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院内(这里原为土沟村,现已迁往北面的土沟新村)有土沟村普庆寺(为昌平区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四合院布局。有山门、倒座韦驮殿、正殿带左右朵殿,左右配殿。正殿面阔三间,石条方基,灰筒瓦硬山调大脊。我2013年去时,当时正在复建中,可以看到正殿脊檩上的“京都顺天府北路厅昌平州
大清光绪十二年季月重修”题记。据文献记载:寺内有清代石碑二座,我去时未能看到。2015年再去时,复建工程已竣工,未能进入。














乘车回城,昌平区小汤山镇的文物古迹就看全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