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香道(老北道)穿越完全攻略(上行)

标签:
妙峰香道老北道攻略兼游记 |
妙峰香道(老北道)穿越完全攻略
网上看到许多妙峰香道(老北道)穿越攻略,但我认为他们都是部分穿越了老北道,绝大部分人没有从头至尾全部走通。主要缺乏磨镰石河茶棚遗址以东的一段古道及涧沟村东侧南北向的一段古道。关于这两段古道的游记或攻略很少,主要是因为:前者是有一条沿着磨镰石河沟的小路,较为好走(一般打水人都这样走);后者是古道在沟底,山腰上有一条沥青路基本与之平行。
老北道的顺序:车耳营村-双水泉-磨镰石河-双龙岭-鲜花洞-大风口-磕头岭(白宫)-贵子港(张玉亭墓碑)-金顶娘娘庙。这个文章上都有介绍。
我近来去了三次,自认为了解了老北道的全部现存情况。第一次:从涧沟村到妙峰山金顶的沥青路转弯处向北走上古道,一直到磨镰石河茶棚遗址后,向东跟随打水人沿磨镰石河沟出山,从水泥防火道向东北下山,经防火管理房下至金宏苑度假村,再从车耳营村到公交站乘车回家。第二次:从涧沟村到金顶的沥青路转弯处向南寻找古道遗迹,一开始没有找到,沿沥青路向南约800米,找到了古道岔口,沿古道经贵子港茶棚遗址向南一直到涧沟村。第三次:查明了车耳营村到磨镰石河的古道遗存情况(共有三段)。
在我看来,要想完全穿越妙峰香道(老北道),应该这样:
乘公交346聂各庄站下车,看完聂各庄公交站旁的观音院(即护国佑民观音禅林,现存,为以前的村委会)之后,沿观音院北侧的沥青路向西至车耳营村关帝庙(近代京张铁路建成后,香客从京北沙河站下火车后,经台头村直接到车耳营村,可不经过观音庵)。从关帝庙(现存,可参观,门前有一棵古松)继续西行至车耳营村内,从车耳营村文化墙向西约150米,路北侧有一居民新建的四合院,从四合院门前弃沥青路,向南走水泥路过一跨涧小铁桥,即可看到遗存的石墁古道,这里就是遗存古道的最东端。走上古道约50米,古道被一南北向沥青路截断,此为遗存古道的第一段。沿沥青路稍向南转向西,可以看到北侧的二层仿古宾馆客房(这里很可能是双水泉茶棚旧址,现已不存)及南侧右边的凤凰岭牛头宴餐厅,继续向南百米内可达吕祖洞及其上面的“上洞”(均保存尚好可以参观,参观后最好原路返回)。从二层仿古宾馆客房的南侧向西走方砖步道,即可走上石墁古道,沿古道向上约500米,到达半山腰的水泥防火道(此处有一森林防火石碑,上写:林+木=森,林+火=焚,心+真=慎),此为遗存古道的第二段。从水泥防火道左行向西南约80米,可见路右侧的挡墙上有一断口,走上约十几米即可见石墁古道,一直沿此路向上,到山阴面很多地段就没有铺石了,但小路非常清晰,约800米,与从磨镰石河沟上来的沿溪小路相交于磨镰石河茶棚遗址东南角以东约40米处的沟南侧,不要继续西行去往磨镰石河打水处(凉水泵),而是过沟向北继续向上即为磨镰石河茶棚遗址。此为遗存古道的第三段。磨镰石河茶棚遗址现仅存房基和碾盘。有一棵的古柳树(位于茶棚遗址南侧水沟旁)及一棵古槐树(位于茶棚遗址的东北角)。茶棚遗址向西的沟边巨石下有一山泉,继续向南向上300余米有另一山泉,一般称为“凉水泵打水处”。
从磨镰石河茶棚遗址的东南角过沟向北走古道,即可一路古道向西上山,经过双龙岭茶棚(遗址尚存,古道从其旁边走过,距遗址很近)、鲜花洞茶棚(遗址尚存,古道从其旁边走过,距遗址比双龙岭稍远,古道右侧有一石桌、石凳可休息)、大风口茶棚(遗址尚存,在妙峰山古香道老北道中保存最好,遗址的东南角有一向南向上的岔路,是去往阳台山主峰的)、磕头岭茶棚(遗址尚存,山友称为白宫,遗址西南角以西20米处,有一向南向上的岔路,是去往阳台山主峰的),从这里开始下山,又经过一个岔路口(古道大致为东西向,岔路向西北方向,通往天池及妙峰山主峰)转向南,急剧下降到达沥青路转弯处(转弯处有三条路交叉:从涧沟村到妙峰山金顶的沥青路,从这里开始至阳台山顶的水泥防火道,从车耳营村到妙峰山的古香道老北道,有一废弃的房子及一红色的"妙峰山高山玫瑰园"指路牌)。此为遗存古道的第四段。这一段全部为古香道,是妙峰香道(老北道)的精华段,共用时两个半小时左右。
从沥青路转弯处向南的古道我未找到(估计修沥青路时被破坏),沿沥青路向南下行约800米,在沥青路转弯处(X002县道17.4—17.3公里)的西侧下到沟内(这个地方名为“鼻子岗”),又发现了古道,保存尚好,通往贵子港茶棚(张玉亭墓碑),茶棚遗址尚存,墓碑也完好(有一片松树),但从这里未找到通往妙峰山娘娘庙金顶的古道(小路也没找到),稍向东可回到古道上,一直向南走沟内,仍有古道通往涧沟村(从涧沟村客运站停车场走出)。此为遗存古道的第五段。
这样,可完全走通妙峰香道老北道。
总结与体会:
1.浅山区的路很容易走错,因为浅山区往往有几条路并存。
2.防火季节( 11月1日至次年5月31日)车耳营村上面的防火道有人值守,不允许上山。这个季节最好从涧沟村下行,或在防火员上班之前(8点)进山。
3. 老北道路程较远,建议分段穿越更好。
我的问题是:从贵子港茶棚直接到金顶有古道吗?现状如何?或者说:老北道到底是从贵子港直接上金顶,还是先经过涧沟村,再从村西南的关帝庙开始上山,经灵官殿到达金顶的呢?(因为我查书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书有不同的结果)。
补记:
经过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我认为:贵子港茶棚直接到金顶,无论有古道还是小道,都不是进香人的“正道”,进香人应先到涧沟村,再从村西南的关帝庙开始上山,经灵官殿到达金顶。这是因为:进香人必须到灵官殿“报号”,才能上山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