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班主任】【对话专家】主持人:齐宪代
(2010-07-24 15:23:45)
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立德树人 |
|
【对话班主任】 |
|
|
主持人: |
齐宪代(北京教育学院 副教授) |
|
班主任: |
侯玮(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
|
|
吕乐彬(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第六小学) |
|
齐宪代: |
各位学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班主任与每个班级模块中的班主任与新接班专题,参加我们讨论的有来自北京市西城教育研修学院的侯玮老师,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第六小学的吕乐彬老师,在开始讨论之前,我们先看一段案例的展示。 |
|
吕乐彬: |
我觉得作为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他们必定要经历一个由幼儿园以玩为主,到小学一年级以学习为主这么一个过渡期,作为班主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在入学前到每位学生的家里去进行家访,这样可以让师生有个见面的机会,另外,让家长和孩子能够了解这个老师,对老师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 |
|
齐宪代: |
刚才吕老师谈得很好,侯老师对刚才我们看到的案例里面班主任的做法,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呢?有哪些是值得提倡的? |
|
侯玮: |
我觉得这个班主任是渐入佳境,一开始遇到了一些问题,然后她自己在想办法,然后她再解决,她做得越来越好。我感觉有几个地方还是挺值得我们肯定的,第一,这个老师很关注安全,我觉得这一点是我们必须要肯定的,因为安全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如果我们出现了一次安全事故,那么在学校里面,就像吕老师说的,很难向家长交待,孩子都是家长的心头肉,而且作为老师有一个师德,怎么体现对孩子的关心,关注孩子的安全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 |
|
齐宪代: |
我也有这个感觉。 |
|
侯玮: |
第一轮新手,为什么有这种感觉呢?您看您都当了四轮了,还发现十分钟有的小孩不动,有的小孩动得特别厉害,我觉得一般来说,第一轮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即便老师给你说了好多,同行给你出了好多主意,你也可能忘了,对此体会不深,然后出现很多实际上的问题,第二轮可能好多了,当然也可能矫枉过正,以前可能对学生太松了,第二轮又太紧了,但是第三轮很成熟了,到第四轮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老师她就有一个未雨绸缪的能力了。所以我觉得,你是不是还缺乏一个预先的设计啊。 |
|
吕乐彬: |
我也挺同意侯老师说的,因为刚入学的孩子,不可能说一下撒手,或者像案例当中这个老师说的,天天每个课间都在这儿陪着,因为那对于班主任来说,工作量确实特别大,长此以往,肯定体力是不支的,只有通过各种评价、奖励机制来调动学生积极性。刚才侯老师也提到了,一定要建立班规,别看一年级,你给他立了很多规矩,他实际上就像一张白纸,你给他有哪些规矩,比如像我刚才说的课前准备歌,我们课前先做哪些准备,之后再干什么,一步一步的告诉他,他就知道自己课间该做些什么,这样呢,逐步再通过一些奖励的办法,每周评评比如说安全之星,课间安全员,设立课间安全监督员来帮助班主任,来监督同学们的这种活动,这样,小干部和班主任共同配合起来,可能孩子的课间十分钟就更加安全有效,老师也不会觉得太累。 |
|
侯玮: |
我觉得陪是为了不陪,这四个字很有讲究,第一要陪,陪的时候要有技巧,陪什么?怎么陪?当然目的是不陪,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很长的时间,但是也许您那个班是用两个月,可能有的班只用两周,或者有的班也许得用三个月、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 |
|
吕乐彬: |
要根据班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的班有一些特别能闹的,特别好动的,也特别让班主任操心的,像现在我教的这个班里,真的就有不少,他们一到课间,可能铃刚打了,就像案例里面说的,已经没有影了,那么怎么办呢?让他们,尤其让这几个特别爱跑的孩子当课间安全员,让他们去监督其他的同学,给他们戴上一个小小安全员的帽子,他们就管住自己了。 |
|
齐宪代: |
以身作则。 |
|
吕乐彬: |
对,然后再去管其他同学,管住几个闹的,再带动中间跟着他们走,可能效果要好一些,我在班里实验是比较好的,再加上每周我们都要进行评选,到月底的时候,我们要评选本月的安全之星,要把他的照片贴在我们的光荣榜里,所以孩子都特别高兴,在课间里走也是慢步轻声,搞活动也有秩序,非常安全的。 |
|
侯玮: |
先陪着,然后再慢慢放。 |
|
吕乐彬: |
对,先陪,也就是说教扶放,有这么一个过程,就会好得多。 |
|
齐宪代: |
二位老师对一年级新生怎么做好帮扶的工作谈了很好的意见,但是在学校里面,作为班主任来讲,从原来的一个班到新接一个班,当然不一定是一年级的班,可能是三年级、五年级的班,都是有可能的,那么,新接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应该提示给大家吗? |
|
吕乐彬: |
新接一个班,作为一个新的班主任,应该向上一届老班主任了解班里的情况,可以细到每一个孩子,尽可能找到这一个班孩子的照片,一一对应的认识他们,在初次家访的时候,能够一下叫出他们的名字,这样会给家长和孩子一个惊喜,给家长跟孩子留下一个非常好的印象,说这个老师特别重视我们家孩子,为日后的家长跟班主任之间,还有班主任跟学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以及班主任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
|
齐宪代: |
在学校工作当中,新接班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作为学校的班主任来讲,这些工作都是经常做到的,所以我们欢迎所有的朋友对这个议题发表一些意见,也欢迎各位学员对此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 |
|
【对话专家】 |
|
|
主持人: |
齐宪代(北京教育学院 副教授) |
|
专 家: |
杨一鸣(中央教科所) |
|
|
苏尚峰(北京师范大学) |
|
|
汤丰林(北京教育学院) |
|
齐宪代: |
各位学员,我们下面进入班主任与每个班级模块,班主任与新接班的专题,参与我们今天讨论的有三位专家,他们分别是中央教科所的德育专家杨一鸣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专家苏尚峰博士,北京教育学院心理学专家汤丰林博士。 |
|
杨一鸣: |
学校生活区别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校生活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这种活动是带着社会文化的托付展开的,所以学校生活中的一切活动,应该都是具有教育性的,具有教育意义的,课间活动表面上看来是孩子自由活动的时空,但是对于教师来讲,这同样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契机。 |
|
齐宪代: |
课间只有十分钟,班主任在这个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 |
|
杨一鸣: |
应该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课间十分钟如何运用好,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低段的孩子,多动,好奇心强,希望不断的有变化,活动有变化,活动没有变化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想方设法来制造各种各样的意外,其实也是孩子一种能量发泄的方式,性别有差异,孩子的年龄也有差异,班主任如果能够尽量利用好班级现有的组织,比如小队、小组、小团体,创造出能够让孩子们自己活动的时空,让更多的老师帮助他一起来实现,比如副班主任帮助他实现课间活动的安全监控,发挥小干部的作用,这样能够使课间活动变得轻松、活泼、安全、有效。 |
|
齐宪代: |
杨博士在刚才谈的时候,已经涉及到小学生的心理状态问题,因为他们已经到了一个学龄段,但是他们的心理跟幼儿阶段可能还没有明确的变化,那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什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怎样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来开展活动呢?下面我想请汤博士来谈谈这个问题。 |
|
汤丰林: |
从小学生刚刚入学的情况来看,他从过去比较松散、自由的生活进入到一种比较规范、守纪律的生活状态,肯定在许多心理特点上发生变化,作为老师还是需要关注的。有这样几个特点需要我们老师关注。 |
|
齐宪代: |
刚才您谈到了一个好模仿,其实我们发现,在幼儿园里面,孩子可能更善于模仿,跟着老师做得比较多,所以我们经常说,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就是要言传和身教,从幼儿园到小学,毕竟是一个过渡,从管理学的角度,从幼儿园到小学,对学生的管理有一个衔接问题。从管理学来讲,我们应该有哪些更多的认识,另外,到了小学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职责应该怎样确认,我想就这两个问题,请苏博士给我们谈谈。 |
|
苏尚锋: |
其实借这个话题,也回应一下刚才杨博士的观点,就是说在学校里面,安全是一个条件,这句话肯定是正确的,但是小学跟幼儿园之间有一个衔接,这个衔接在于,幼儿园阶段保护孩子的职责,到了小学低年级阶段依然存在,也就是说,保护孩子依然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这点没有改变,因此教师设计的任何教育活动,要以安全保障作为第一步,同时,小学生跟幼儿园阶段还有一个不同,就是要培养孩子自主管理的意识。不仅仅教师要创设安全的情境,还要让孩子自主的产生保护自己的意识。 |
|
齐宪代: |
这也是这个案例中班主任讲她累的原因。 |
|
苏尚锋: |
一方面对教师来讲,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但是同时,教师在发挥自身主体性的时候,同时也应该考虑一下孩子的主体性,教育永远是一个辩证的艺术。 |
|
齐宪代: |
刚才大家就班主任与新接班这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在想请各位专家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所谈问题的主旨。 |
|
杨一鸣: |
课间活动对于孩子来讲,是一个发展的重要时空,对低段孩子来讲,这种时空如何进行有利的运用?他既需要积极的参与,同时也需要教师积极的帮助,教师应该利用好这个教育的机会,帮助孩子实现在这个时空中的有效发展,使课内和课外形成一个有机统一,这样对孩子的发展能够产生一种综合作用。 |
|
汤丰林: |
我想先补充一句,刚才我谈到了孩子的心理特征问题,其实我也非常赞同苏博士的观点,课间十分钟还是应该还给孩子,因为从他的注意力调节角度来讲,给他一个放松、自主活动的空间,这样更有助于他上好下一节课。 |
|
苏尚锋: |
坚持保护、爱护同时又具有教育的功能,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重要方面。 |
|
齐宪代: |
感谢苏博士,我还有一个问题,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到底有哪些管理职责?我想专门请您谈谈这个问题。 |
|
苏尚锋: |
其实我刚才也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第一,教师保护职责依然存在;第二,正像杨博士所说的,教师的教育职责无处不在,即使是在课间,他也要行使教育的职责;第三,作为一个新接班的老师,尽快让学生熟悉学校环境,班级环境是很重要的,刚才案例里面,老师做得非常好,组织了一个主题班会让大家来熟悉。 |
|
汤丰林: |
刚才我从孩子的注意特点,从课间管理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老师在关注孩子注意特点的同时,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这样的话,在一个比较安全的环境当中,老师在空旷的操场上、在课间、在室外,让孩子自由活动,让孩子同时关注的事物少一点,一般来讲,在教室里面打打闹闹的,肯定会容易碰撞到自己,安全上就会出现一些情况。 |
|
齐宪代: |
我接着想问一下,学生安全问题毕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小学生,尤其一年级的学生,他本来不是故意的,但是可能他就直接想往前跑,但是他跑的时候,只看到自己想去的目标,根本没有注意到其他的别的东西,因此,就容易产生偶发的安全事故,是不是有这种情况呢? |
|
汤丰林: |
这种情况有时会发生,从他自己的心理特点来看,是属于正常的现象,当然我们必须从学校管理、学校安排的角度,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宽松的环境,课间带到室外,在操场上,让孩子有自由的空间。 |
|
苏尚锋: |
我补充一点,学校创设一个安全的环境格外重要。学校要承担这个职责,比如说在教室里面,课桌的角不宜过于锋利,室外活动的一些器材,一定要保证安全,应该有防护的包裹,不应该因为学校安全环境的不完善,导致对学生的约束过大、控制过强。 |
|
杨一鸣: |
首先,对于新入学的孩子来讲,课间活动作为一个有效的教育时空,很多班主任帮助孩子尽快熟悉学校环境,有意识地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教室周围的环境和自己教室的环境。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