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吹牛大赛》作文教学设计(之一)
(2010-05-31 12:03:11)
标签:
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我的文章与随笔 |
第三届“文心雕龙杯”作文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
设计理念: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小学阶段是儿童想象力培养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开展想象作文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其语言表达水平。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年级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高年级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基于此,我设计了这次五年级上期的作文教学《吹牛大赛》。在本次作文教学设计中,我主要作了以下努力:故事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兴趣;营造比赛氛围,激发创作热情;鼓励放胆表达,拓展思维空间;引导交流讨论,迸发思维火花。
教学目标:
1、
2、
3、
教学重点:
启迪学生展开新奇、有趣的想象,并能具体生动地写下想象的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将自己的想象表达具体。
教学准备:
事前让学生阅读郑渊洁童话之《恐怖的西瓜》。
教学过程:
一、
师(神秘地):昨天晚上,我遇到了一件怪事。晚上,我刚刚睡下,突然听到窗外传来了一阵很奇怪,很恐怖的声音……(学生瞪眼凝听,注意力顿时被吸引起来了。)一会儿“呜呜呜——”,一会儿“嗷嗷嗷……”我吓坏了,悄悄打开房门一看,啊——夜,漆黑一团,伸手不见五指!我吓得“砰!”的一声关上了门,结果那声音又响起了,“呜呜呜——”“嗷嗷嗷……”,我鼓足勇气,又打开了房门——天啊,你们猜我看到了什么?
我抬头一看,天上居然飞着八头牛!而且每一头都有一栋楼房那么大!
(学生从恐怖的气氛里回过点神来,质疑:“啊?真的吗?”)
师:那当然,因为那牛就是被老师“吹”上去的!
(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大笑:“吹牛!吹牛!”)
师:对,就是“吹牛”!我们今天就来个最能考验想象力的“吹牛大赛”,抛开一切现实和规矩的束缚,看谁最敢想,最能“吹”!不但要吹,还要吹出水平,吹出创意,吹出精彩来!咱们要吹就吹他个石破天惊,惊涛骇浪,山崩地裂,海枯石烂,鬼哭狼嚎,吹得空前绝后,史无前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学生兴致大发,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
(一)第一轮:自由胡吹。
师:这次吹牛大赛分成两轮,第一轮:自由胡吹。即不命题,想吹什么都可以,可以选任何事物和事情来想象、吹牛,形式不限,一句话,一段话,一打油诗皆可。
1、
师:我先来个抛砖引玉。(拿出一事先准备好的破碗与筷子)
告诉你们,这可不是普通的碗和筷子。这碗,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当乞丐时用过的碗!这筷子历史更悠久,是木匠的祖师爷鲁班当年发明的第一双筷子!而本人,当然更不简单,我是世界第一吹牛王——刘大吹!今天,我就用这两件宝贝当乐器给你们作诗一首!
(边敲边念)
“吹牛大王刘大吹,
号称天下第一吹,
一吹吹起一阵风,
二吹吹死一母鸡,
三吹吹倒一头牛,
四吹吹塌一高楼,
五吹长江黄河倒着流,
六吹宇宙从此无地球——无地球!”
2、
先讨论,然后汇报。(其间教师巡视指导,倾听学生发言,点拨思维,引导学生可以观察周围事物和选择身边的事做为素材,夸张变形,进行想象。还可拿来主义,将现实与神话、童话中的事物、故事相结合,进行想象。)
生:我今天不小心摔了一跤,“砰”的一声,居然把地上坐出了一个大坑。正好有建筑队要在这儿建楼,一看,高兴极了,因为这坑太大了,他们都不用挖地基了。
生:今天我爸爸买了一个西瓜,拿回家一看,总觉得这西瓜怪怪的,绿得有点发黑,而且有股怪味。我妈可生气了,说爸爸买东西时不知道选选看看,谁知她切开西瓜一看——哇,里面居然是三张崭新的世博会门票!我们全家乐坏了,妈妈直夸爸爸天才,于是我们跑到菜市上把所有发黑的西瓜都买了,结果,全是坏的,哎!
生:同学们都知道,我每天上学都戴着眼镜,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其实不是近视眼。我戴的不是眼镜,是神奇!这眼镜镜片是用女娲补天时留下的五色石,在王母娘娘的瑶池里浸泡了三千三百三十三年零三天锤炼而成,它有个神奇的功能,就是可以看出你的前世是什么。比如,***(一个同学的名字),他为什么那么机灵呢?原来他的前世,居然是一只猴子!还有***……
……
(二)、“世界之最”吹。
师:刚才同学们的想象简直是天马行空,千奇百怪,让老师大为惊叹。接下来,
将对你们的想象、夸张水平提出更大的挑战!第二轮:“世界之最”吹,开始!
这次要围绕着“世界之最”这个主题来想象,你可以吹吹世界上最懒的猪,最长的头发,最拖拉的人等等。
1、
师:你想吹吹世界上“最……的……”?
生:世界上最丑的人。
生:世界上最勤劳的牛
生:世界上最长的面条。
生: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话。
……
2、
(1)展病例。
课件出示:
世界上最甜的月饼
我家有一个世界上最甜的月饼。
这月饼很甜很甜,我、我爸爸、我妈妈都很想吃它。
前天,我打开了装那个月饼的盒子,香味顿时飘遍了方圆9999999999公里,世界上所有的蜜蜂都冲向我家,要来抢月饼。于是,我在一秒钟内关闭了所有的门窗,又在门窗上钉上了三层木板。然后,我迫不及待地抓起那个月饼就往嘴里送。就在我的嘴巴接触到月饼的一刹那,我的牙齿竟甜得都掉光了。
(2)诊病证,攻难点。
师:读了这篇短文,你发现有哪些毛病?可以怎样修改呢?
生:文章会用数据来说明月饼的甜,但关于月饼的甜,描写不够具体、丰富。他其实可以写写月饼的样子,再将月饼的味道与蜂蜜、巧克力这些特别甜的东西进行对比描写,还可以写清楚吃了这月饼的感觉,就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月饼的样子和味道了。
生:文章只想象了关于月饼甜的一件事,不够丰富,故事性不强。如果能再多写一两件因为月饼的甜而引发的事件,就更具体了。
(3) 回忆课前积累,导写法。
师:对,所以你们在写《世界上最……的……》时,一定要把它的“最”描写得尽可能丰富、细致,如果能写出两三件事来说明它的“最”,那文章就更具体,更有趣了。比如郑渊洁叔叔的《恐怖的西瓜》,就是围绕着皮皮鲁、鲁西西和大西瓜展开,这个西瓜大,究竟大到什么程度?因为它的大,给皮皮鲁、鲁西西带来了什么好处?也带来什么麻烦?还有什么奇妙的事儿发生?
三、
(学生构思,然后动笔。教室里静极了,大家都投入到了自己的想象中,只听见“沙沙沙”的写字声,偶尔还有孩子一边写一边被自己作文逗得发出的轻笑声。教师则轻轻地踱步在期间巡视指导,从中发现有个性的文章,和有共性的问题。)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