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9/mw690/001TYfjkty6ZjOSmk7Se8&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中国文物地图集 · 山东分册》王渔洋故居 【新城镇新利村 · 清代 ·
淄博市文物保护单位】 王渔洋( 1634 -
1681),本名士禛,以避讳改士正,又改士祯,字子真,又字贻上,号阮亭,自呼渔洋山人。新城(今桓台)人。累官刑部尚书。著名文学家,著有《古怀录》、《居易录》、《南来录》、《北归志》、《池北偶谈》、《渔洋诗话》等等。故居又称西城别墅,系康熙二十四年(1685)王渔洋在其曾祖王之垣的长春园故址增葺修缮而成。清末为盐商冯冠儒所购,成为冯氏宅院。今辟为王渔洋纪念馆。故居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现存主、跨二院及王渔洋后人所建的渔洋祠、牡丹祠,计有建筑101间,建筑面积1360.9平方米。主、跨二院皆为四进院落,大门位于东南角,一进院为主、跨院共用,大门西为一排倒厅。主院有院门、南花厅、北过厅及东西厢房、正堂。西跨院有南屋、西屋、客厅、北屋等建筑,跨院西侧为鱼洋祠、牡丹祠及花园。建筑皆为小式木构,灰瓦硬山顶,主要门窗雕花。
http://s2/mw690/001TYfjkty6ZjOTPEytd1&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中国文物地图集 · 山东分册》王氏祠堂 【新城镇新利村内 · 明、清 · 省文物保护单位】 亦称忠勤祠,明万历十六年(
1588)为褒彰兵部侍郎王重光“忠勤”而敕建,后用作王氏家族的宗祠。清代重修扩建。祠院坐北朝南,东西宽43-82米,分东西两院,南北深80米。西院原有牌坊、碑亭、大门、仪门、正厅及东西配房,现存大门、仪门、正厅及西配房。正厅为明代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砖木结构,七架梁,前后廊,灰瓦硬山顶。清代在前檐下增建抱厦,木椽单檐,灰瓦卷棚顶。祠内供奉王重光、王之垣等人的碑刻画像,四壁嵌有碑碣题刻79通,除集王羲之、锺繇、欧阳询等历代名家书法外,多为当时名流撰刻。西配房三间,硬山顶,东配房早年倾圮,1983年补建。院内尚存碑刻1通。东院有接官厅和碑廊,尚存明清碑刻9通,多为旌表忠孝之作。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为王重光玄孙,故祠堂于1987年辟为王士祯纪念馆。
http://s9/mw690/001TYfjkty6ZjOTY48oa8&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http://s5/mw690/001TYfjkty6ZjOTZMTaa4&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http://s4/mw690/001TYfjkty6ZjOTgAy7c3&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王重光,字廷宣,山东新城人,明嘉靖进士,官至户部员外郎。嘉靖三十六年(1577年),北京皇宫内华盖、谨身、奉天三大殿遇雷击遭火,急需修复,嘉靖帝诏令王重光从贵州采伐大木。当时生长大木的原始森林,被3万僮(壮)、苗等少数民族起义军占据,无法进入。王重光受命后,“不遗一镞,不废斗粮”,安抚了起义军,取得了招抚的胜利。此后王重光深入森林,操劳过度,触冒瘴气,于嘉靖三十七年(1588年)以身殉职。嘉靖帝为之感动,亲书“忠勤可悯”四字,并降旨礼部尚书吴山书“忠勤报国”四字以示嘉奖(忠勤祠由此而得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朝廷三殿竣工,嘉靖帝“追叙前烈”,赠王重光为太仆寺少卿,并在贵州永宁为王重光立祠以祀,命名为“忠勤祠”。王重光死后30年,其子孙认为“岁时常酹,贵州祠远,不能近祀”、“家乡无祠,雅不称成功之盛德”。经皇帝恩准,于万历十六年(1588年),在家乡新城又立忠勤祠。
“公诔碑”为仿古亭式四面方碑,总高3.9米,碑身高2.6米,碑宽0.95米。碑身四面镌刻忠勤祠祭祀活动人员的名讳、职衔、籍贯及祭文、诗、对、祭礼等,共970人,其中七品以上官员292人。(方碑正止方悬石匾“三朝恤典”,内容是嘉靖、隆庆、万历三代皇帝分别对王重光的加封及赐赠。)
http://s13/mw690/001TYfjkty6ZjOSozfKfc&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http://s2/mw690/001TYfjkty6ZjOSmtod01&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http://s9/mw690/001TYfjkty6ZjOSFIMw88&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忠勤可悯
http://s13/mw690/001TYfjkty6ZjOSq9JOcc&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家训:所存者必皆道义之心。所行者必皆道义之事。所友者必皆读书之人。所言者必皆读书之言。
http://s12/mw690/001TYfjkty6ZjOSk3Jpcb&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万里勤王忠侔日月昭青史
http://s1/mw690/001TYfjkty6ZjOSk5Dq60&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一身殉国气作山河壮紫宸
http://s8/mw690/001TYfjkty6ZjOStmPZ67&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名宦英杰
http://s16/mw690/001TYfjkty6ZjOT5uzR6f&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http://s6/mw690/001TYfjkty6ZjOSSKBT95&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王重光居中,随其伐木溺死于赤水的王之屏、张朝分立左右两犄角 。
http://s9/mw690/001TYfjkty6ZjOSBmkM98&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王重光像
http://s14/mw690/001TYfjkty6ZjOSQemN7d&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王重光像
http://s3/mw690/001TYfjkty6ZjOSCoka72&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王之屏像(随王重光伐木溺死于赤水)
今生谁不死,万古仰公忠。
王重光生平
http://s10/mw690/001TYfjkty6ZjOSFxEd59&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嘉靖皇帝谕祭碑
http://s3/mw690/001TYfjkty6ZjOSJy8Oa2&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http://s12/mw690/001TYfjkty6ZjOSSRKzcb&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琳琅满目的 忠勤祠石刻
http://s8/mw690/001TYfjkty6ZjOSSY3Z97&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中国文物地图集 · 山东分册》索镇石造像 【索镇镇联中 ·
唐代】单体圆雕佛立像,共两尊;一像高2.3米,脸部近方形,螺髻,斜披袈裟,手残缺,衣纹作波浪形,跣足站于莲花座上。一像头已毁,高约1.8米,像后饰莲瓣形背光,两侧各雕三个伎乐飞天像。身着通肩大衣,衣纹作三角形,下置莲花座。现已移于王士祯纪念馆收藏。
http://s3/mw690/001TYfjkty6ZjOSXr1g42&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中国文物地图集
· 山东分册》北岭刻经碑 【马桥镇北岭村北 ·
隋代】呈不规则长方形,高40厘米,宽30厘米,厚26厘米。开皇十四年(594年)立。李靖撰文并书丹,隶书,现存102字,为释家佛经内容。碑阴已风化,字迹不清。
1974年移藏王士祯纪念馆保存。
http://s12/mw690/001TYfjkty6ZjOTaKQXab&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草诀歌》 明董其昌书
http://s3/mw690/001TYfjkty6ZjOTcga6c2&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集褚遂良字而成的《贵州忠勤祠祀》
http://s2/mw690/001TYfjkty6ZjOTd4EV01&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在忠勤祠书库前有两块太湖石,分别是苍云石和振玉石。相传张养浩辞官后,在济南以北置云庄别墅,搜罗天下十块奇石为“十友”,其中最精致的四座,被称为龙、凤、龟、麟“四灵石”。龟石现存于趵突泉公园里,麟石下落不明。
“苍云”被称“龙”石,远观像昂立的龙首。“振玉”被称为“凤”石,因顶端平整,有等待凤凰来临之意。张氏后人家道败落,振玉、苍云二石辗转被王渔洋祖父王象乾买来放置在忠勤祠内至今。
http://s8/mw690/001TYfjkty6ZjOTs5Nl97&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振玉石形状像一块灵芝,约有5米高,重13吨,下方有基座。在底部镌有“振玉”二字,落款为“李白书”,因此得名。字形潇洒大度,尤为不俗。
http://s10/mw690/001TYfjkty6ZjOTnFQ5f9&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苍云石,高5米,重19吨,因阴面镌王象乾所书“苍云”而字而得名,整体形态像倏然下落的白云,挺拔俊秀。正面右下角削平的地方,刻有张养浩赞美该石的散曲《江城子》。
http://s5/mw690/001TYfjkty6ZjOTuvAMe4&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百鹿石原为新城王氏南园之物。南园是明万历年间王象晋(王渔洋的祖父)的别墅,王象晋官至浙江右布政使,晚年隐居南园从事著述《群芳谱》等巨著。经查“园林引兴”4字及其诗,是王象晋所书。南园早废,该石于1985年移至忠勤祠内保存。
“百鹿石”线刻小鹿跑跳卧饮之神态。
http://s15/mw690/001TYfjkty6ZjOTLWhM2e&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三石全景
http://s9/mw690/001TYfjkty6ZjOTLKek28&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水月松风石屏,原在桓台县新城镇司马园中,1983年移入忠勤祠。石屏呈屏风式,主石为方形,边长各2.3米,上镌“水月松风”4个斗大行书字,下款题“晋王羲之书”。石阴镌《麒麟松风图》。主石左右有镶石两块,镌“风竽鸣地籁,云锦发天机”的联句,字近正楷,无题款。主石与镶石下有巨石基座,长280厘米,宽80厘米,厚60厘米,四周饰莲花图案。石屏上盖雕有瓦铛起脊的独石顶帽,将主石及镶石全部覆盖。
《麒麟松风图》
http://s2/mw690/001TYfjkty6ZjOTsbTz31&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父子尚书坊横额,父子尚书是指新城王氏第五世王之垣与其子王象乾。王之垣官至户部左侍郎,赠户部尚书。以子象乾累赠少师兼太子太师兵部尚书。王象乾官至兵部尚书兼署吏部尚书,累加至少师太子太师。
http://s4/mw690/001TYfjkty6ZjOTvaNl93&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万历圣旨碑
http://s6/mw690/001TYfjkty6ZjOU0SHze5&690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TITLE="13年04月30日 桓台 忠勤祠(王氏祠堂)" />
王与夔石刻像,王与夔于崇祯四年吴桥兵变中死难。(吴桥兵变:一只鸡葬送了大明王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