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礼举要》-“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释义-国学礼仪培训师陈慧华分享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
http://s7/mw690/001TY82Jgy6FWl0GT8W16&690
这条中注重的是「安」、「亲」、「乐」、「信」四个字,信其道的道是最高的目标。这两句是《礼记》〈学记〉中所写,所谓「安其学」就是无论那一种学问,比如诗书礼乐,都要学得很好,能够学得得心应手,这就叫安。就拿学弹琴来说,开始时手指老是跟琴无法配合好,练书法也一样,看人家写的是非常好,也懂得这一笔应该如何写下去,可是手不听指挥,写出来的却不是那么回事情,那就没有到安的程度。
《礼记》中说:学习分两种时候,一种是教学时,一种是非正式教学,在教学以外的时间,在此两者时,都要用心学。比如学琴,在课堂听老师讲解时,要用心练习,下课回到家中休息时,也要不断地练习指法;上书法课时,有笔、墨、纸,固然在练习,就是没有笔、墨、纸时,也经常在脑中想,一有空就以手当笔,对空练习一撇、一横、一直,虽然不是上课时,他的精神还是放在那里练习,这样日久天长的才能学得好。
再比如学诗,诗经中讲的鸟兽、草木、虫鱼,更种博物都必须了解,所以在正式上课,老师讲诗讲完了以后,回家后还是要经常研究,如「舜华」,「睢鸠」等相关的学问,当你将这些事物学得很丰富时,你的诗就学得好,这叫安其学。再讲到学礼,比如讲穿衣的礼节,古时候衣服是代表一个人的身分,平时穿衣服代表身分,而丧礼祭祀时,服装又有一定的规制,丧服是按照亲等级而分为五服,这种服装制定很复杂,你要是学礼的话,就要把这些服装研究得清楚透彻,随时随地都要留心注意,正式上课时固然要学,课余时间也心心念念在你所学的学问上面,把你的心理和所学的打成一片,融会贯通,这个才叫安其学。所以学记中讲「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拿这种学习的态度来学任何学问,没有学不成的道理。
而「亲其师」呢?有老师指导学习是最经济的方法,不必自己再摸索不出,有时自己研究许久还不能得到要领,而老师从旁给你指点一下,就豁然开悟了,所以亲近老师有这个好处。有时老师教的学生有很多,你不能常常去请教老师,那怎么办呢?就得与朋友砌磋。「乐其友」同门曰朋,同志曰友,这个友字则是包括朋友讲的,同学或者志同道合的人,彼此交换学习心得,互相研究高兴地在一起相处,对学问的帮助是很大的。
http://s14/mw690/001TY82Jgy6FWl5o5KB4d&690
「信其道」呢?这个道字,可大可小,粗浅的讲,你学那一门学问,这个道就代表那个学问,所谓科学之道、国学之道、茶道、医道等,你学这门学问就要对它有信心,一定把它学得好,我们拿研究东方文化来讲,儒学的道,当然深奥得很,佛学呢?更是大道了,这时最重要是一个信字,相信这个道,我一定能够有成就,儒家讲:「舜也,予亦人也。」舜是人,我也是人,他可以成为圣人,我何尝不可以成为圣人呢?要有这个信心。
http://s8/mw690/001TY82Jgy6FWl7rGthb7&690
以佛家来说,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及药师佛,都是由凡夫经过三大阿僧祗劫,清苦修行而成就的,那我也是凡夫众生,当然也可以成就佛法这个信心最重要,所以有了师长的指导,朋友的互相砥砺研究加上我们的信心,就能够得到法喜。就拿念佛来讲,不管是在做早晚课,或者是平时有空,心中提起佛号时也好,我们都认为,念佛是我最接近道、最享受的时候,比世界上五欲六尘,任何的享受都好。全世间的大名大利归之于我,还不如我提起一句名号这样清净。在心中一切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提起佛号时,你就能够和这个佛号相应,那你就做到了安其学;不是这样,你这个安字就做不到,要安其学就必须先信其道,儒家与佛家的学问都是这样。
http://s10/mw690/001TY82Jgy6FWld0Hs5a9&690
所以,这样研究起来,真是对我们固有的东方文化愈增进信心,西洋的一切哲学、宗教,不但不能跟佛家比,也无法与儒家比,儒佛这两个大道合起来修的话,更容易了生死,这种多生多劫以来,千载难逢的大道,能够在现今遇到,再不抓住,死心塌地的来求其成功,那么多可惜啊!这一层,你别看那么简简单单的,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果然照这样做,就有成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