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破仑的柔情与仁慈

(2011-06-17 17:31:19)
标签:

巴黎

约瑟芬

英雄交响曲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

分类: 杂谈

     自信、残暴、野心勃勃,这就是两百多年来几乎所有的史学家们对他的评价。他,就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执政者——拿破仑.波拿巴。他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他也说过,“整个阿尔卑斯山都在我的脚下。”可是,就算是这样一位曾经一跺脚就让整个欧洲颤抖的人,也同样有着他的柔情和仁慈。

 

    1821年5月5日,在遥远的大西洋一个叫圣赫勒拿的小岛上,孤独凄凉的拿破仑嘴里喃喃的喊着约瑟芬的名字,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有人说,拿破仑的临终遗言是“法兰西......军队....冲锋!”,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只是为了抬高拿破仑的形象而已。

 

   “约瑟芬”,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能让他临死也不能忘怀呢?

 

    约瑟芬,寡妇,其前夫也就是拿破仑的“前辈”博阿尔内子爵在法国大革命时被送上了断头台。独自带着一双儿女生活,混迹于上流社会,风流放荡。

 

    1795年五月,在镇压保王党的叛乱而名声鹤起的拿破仑也迎来了他的爱情。通过一个年轻军官认识了比他大6岁的约瑟芬,不久后结为夫妻。这里还有一个版本是说因为约瑟芬倾慕拿破仑,安排她12岁的儿子去要回前夫的宝剑而结识了拿破仑。对此,我比较倾向于第一种说法,因为此时的拿破仑穷得“只剩下自己的宝剑和那身战袍”,奢侈糜烂的约瑟芬不可能有这种头脑把赌注压在年轻的拿破仑身上。而拿破仑却不一样,科西嘉岛出生的破落贵族让他有必要迅速挤入上流社会,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样,约瑟芬就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一开始的结合不排除拿破仑有政治目的。但是,我相信,拿破仑很快就被这位风情万种的女人给征服了。可以说,对约瑟芬的感情热烈而真挚。从情书中可见一斑。

 

一七九六年七月十七日晚于麻密罗洛

 

    我收到了你的信,我祟拜的心上人。你的信使我充满了欢乐……自从与你分手以后,我一直闷闷不乐,愁眉不展。我唯一的幸福就是伴随着你。你的吻给了我无限的思索和回味,还有你的泪水和甜蜜的嫉妒。我迷人的约瑟芬的魅力像一团炽热的火在心里燃烧。什么时候我才能在你身旁度过每分每秒,除了爱你什么也不需做;除了向你倾诉我对你的爱并向你证明爱的那种愉快,什么也不用想了?我不敢相信不久前爱上你,自那以后我感到对你的爱更增一千倍。自我与你相识,我一天比一天更崇拜你。这正好证明了La Bruyere说的“爱,突如其来”多么不切合实际。埃,让我看你的一些美中不足吧。再少几分甜美,再少几分优雅,再少几分温柔抚媚,再少几分姣好吧。但决不要嫉妒,决不要流泪。你的眼泪使我神魂颠倒,你的眼泪使我热血沸腾。相信我,我每时每刻无不想你,不想你是绝无可能的。没有一丝意念能不顺着你的意愿。好好休息,早日康复。回到我的身边,不管怎么说,在我们谢世之前,我们应当能说:"我们曾有多少个幸福的日子啊!"千百万次吻,也吻你的爱犬。

 

     能在如此紧张的战场夜晚里写出如此缠绵的情书,拿破仑的柔情与浪漫能有几个女人能抵挡呢。但是,约瑟芬还是背叛了他,和一些年轻军官厮混在一起,这让他很恼火。

 

    1799年10月,拿破仑从埃及返回巴黎,坚决要和约瑟芬离婚。但是,约瑟芬的眼泪击败了这位后来主宰着欧洲7000万人生命的统治者。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正式称帝,从教皇手中接过皇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然后把凤冠戴在了那个曾经背叛了自己的女人——约瑟芬的头上。

   

    由于约瑟芬没有生育,出于帝国的继承和政治的考虑,拿破仑最终还是和约瑟芬离了婚。迎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一路易丝。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奥地利公主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同样背叛了他。注定了拿破仑一生的爱情悲剧。

   

    离婚后,还保留着皇后称号的约瑟芬一直居住在马尔梅松寝宫,拿破仑经常看望她。约瑟芬死后,很少流泪的拿破仑几次到她坟前去痛哭。

 

除了柔情,还有仁慈。

 

    1804年称帝时,对于拿破仑来说极其重要的两个人却没有出席他的加冕典礼。一个是他的母亲,一方面是因为不喜欢约瑟芬,不愿意看见她加冕皇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不赞成拿破仑称帝;另一个就是他的弟弟吕西安.波拿巴。吕西安不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被流放了。关于拿破仑的称帝,顺便再提一个人,这个极度崇拜拿破仑的人曾把他的第三交响乐以拿破仑的名字命名,可是听说拿破仑称帝后,愤怒与绝望的他,删除了拿破仑的名字,改为“英雄交响曲”,他就是贝多芬。

   

     吕西安.波拿巴,拿破仑的三弟,是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的关键人物,为拿破仑的执政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身为内政部长的他不但贪婪,把个内政部搞得一团糟,还对政治怀有极大的野心。被革职派到西班牙做大使,在做大使期间又勾结西班牙国王,背着拿破仑签订一系列让拿破仑极其愤怒的“平等条约”,这些条约至少对于法国来说是“汉奸”条约。拿破仑没有对他作出相应的惩罚。

 

    1807年,西班牙内乱,拿破仑亲自带兵镇压暴动。而在巴黎,外交大臣塔列朗、拿破仑的妹妹卡罗琳、妹夫缪拉元帅等人却正在酝酿着一场推翻拿破仑的政变。拿破仑知道后迅速赶回巴黎,粉碎了这场阴谋。

 

    处理结果:

     塔列朗,革职。

    卡罗琳,既往不咎。

    缪拉,原职不动。只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对自己的妹妹卡罗琳说道:“你知道你和你的丈夫为什么还能坐在这里吗?因为你是我的妹妹。”

 

    这就是拿破仑,一个自信、残暴、野心勃勃,而又不失柔情、亲情、仁慈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