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只是三个小时,请把目光投向宇宙——评《星际穿越》
(2014-11-17 02:19:34)
标签:
娱乐星际穿越影评诺兰 |
几天前,一名记者朋友去欧洲空间局采访,回来向我吐槽:他们太屌丝了,整个采访下来连水都没能给喝一口,据说是因为不断有人写信抗议把钱花在飘渺虚无而非关系国计民生的东西上,不得已只好削减预算,所以现在日子过得颇为窘迫。
那时听完这话,没来由地感到一阵悲哀:这世上原来还有那么多人的眼界仍狭窄到无法看见自己视线范围100米外,全不知对宇宙探索的忽视是最不可原谅的目光短浅。
而《星际穿越》,竟然正是以这种悲哀开头——
地球严重沙化,粮食作物逐渐停止生长,恶劣的环境使这个星球一天比一天更不适合人类居住。人类的解决办法是什么?鼓励人们回到农耕时代,打压太空科学等尖端物理科学的发展——因为,在这个整个种族艰难求生的阶段,它们没有用。
没有用?是啊,就像平日里大部分人所认同的那样:宇宙似乎亘古不灭,你看或不看,它都存在在那里。人生短短几十年,身边花花世界,万紫千红,为什么要看向如此黑暗而又广袤的“虚”空?
但宇宙从来都不是虚的,它由物质组成,被物理定律所左右,甚至连我们觉得最不可把握的时间,也只是四维世界里与空间概念中的“前后左右上下”无异的一个坐标轴,它像空间一样可以被扭曲缩短,甚至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可以顺着这条坐标轴一路逆行,实现网络小说里流行的穿越。
不过对很多人来说,与精彩的穿越故事相比,怎么能在技术上实现穿越一点也不重要,更不用提其他玄之又玄的物理理论,不是么?
于是诺兰告诉你:如果地球已经接近崩溃边缘,人类必须在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找到出走的办法,寻获下一个家园,否则便将为这个被视作故乡的星球陪葬,这个时候,你难道还不会想起投身宇宙这片更广阔的天地吗?
我并不喜欢太空科学变成一种实用主义科学。因为在我看来,寻求解答“我们从哪里来?是什么?要去哪里?”这三个将哲学、神学与科学融为一体的命题的冲动本应深藏在我们DNA之中,就像多年前看过的一部科幻小说《朝闻道》:当作为高级智慧生命的外星人降临地球,并允诺以授予各个领域的最前沿知识来交换人类精英科学家们的生命,那些科学家们可以不顾亲人儿女和各国政府的阻拦走上知识的祭坛——对宇宙的奥秘,对地球以外的未知空间的渴望,原本也该是如此自然且义无反顾的事情。
但我理解诺兰的这一设定,就像NASA说不定也是以同样的心情写出了那封题为《为什么我们要探索宇宙》的著名回信——或许他们在内心里都不相信实用主义是这一切的唯一意义所在,却可以以此来说服更多人暂时地把目光从“现实”世界转向太空。
我不想从技术方面讨论《星际穿越》这部电影是否是神作。黑洞和虫洞理论在科幻小说里屡见不鲜,星际移民是无数未来系电影探讨的话题,高维空间理论看过《三体》的人都不陌生,普通人进入某个神秘区域以后金手指大开变身人类命运决策者的类似情节《2001太空漫游》已经来过一回。从科幻内核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并没有给科幻迷太多耳目一新的东西。而硬科幻片如此“软”着陆,拔高人类情感这种过于随机无理可循的东西作为决定性因素的处理手法,是否妥当也值得商榷。但从视觉上来看,飞船穿越虫洞的画面、五维空间的直观化展现都是惊喜。而且恰恰由于时间在片中被抽出来作为一个物理元素处理,让一向喜欢玩多线叙事的诺兰在剧情处理上能更加如鱼得水。片子首尾呼应丝丝入扣,看似平庸的开头,实际上几乎每一句台词都有可琢磨之处,为电影再一次深深打上诺兰个人风格的烙印。所以抛开诺兰粉和诺兰黑之间高捧与低踩的纷争,只需要说三个字就足够:好电影。
对我个人而言,更注重的却是这部电影的情怀——能把以硬科幻为骨架(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在这部片子的制作中发挥了重要导向作用)的剧本拍成普通观众都能接受且喜爱的商业大片,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与成功。那些说《星际漫游》不如《2001太空漫游》的影评人可曾想过:2001的手法是在做一种居高临下式的观众筛选,它让你必须要熬得过片头的冗长沉闷,才能与大师的精神世界接轨。而诺兰,他对观众是宽容的:不管你是骨灰级科学爱好者还是普通科幻迷抑或对科幻元素毫无兴趣只爱温情主义作品的大众影迷甚至纯粹为打发时间走进电影院磕爆米花的人,电影统统都照顾到了——我猜,诺兰这一次只是想让更多的普通人把目光投向宇宙,哪怕只是短短的三个小时。
我不知道在你们身上他是否成功了。但当一幅幅太空画面在屏幕上用无声音轨庄严地呈现,当土星的光环在模拟宇宙绝对宁静的沉默中静静地展开,我有一瞬间竟不可控制地被戳到了泪点——即使我从中学时代开始便是一个物理渣,但这从不妨碍我对星际旅行的想象与热爱,而这一刻,我只有一个强烈到让我颤抖的念头:我想去看看这个宇宙。
康德说过:“有两种事物,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愈发生长:我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法则。”而对于我来说,前者比后者的分量远远要大得多,就像人类的存在在整个宇宙面前本是如此渺小,不值一提。
我相信终有一天人类集体努力的方向不再只是为了解决如何能生存下来或是生存得更好,而是为了知道自己为什么存在。虽然我想我们看不到那一天,但好在在那之前,还有《星际穿越》这样的电影提醒我们:有一些东西,超乎我们眼前的日常世界,甚至超越了我们的存在本身。
我也相信,总有一天,人类会大规模从这个星球上出发,去宇宙的各个角落探索它的奥秘,叩问世界的本源与那些未知的规则——如果,人类真的能够存活到那一天的话。
所以,若是你有时间,不妨去看看《星际穿越》。虽然这一生恐怕都将无缘真正的宇宙探索,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三个小时里享有人类的未来,做一场短暂的太空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