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2015-11-28 05:17:27)
标签:
转载 |
单元导读课的教学模式:初步感知单元主题——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明确单元课文的主要学习方法——感知单元专题的情感意识——相机指导资料的搜集
“热爱生命”单元整组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来感受春天美好景色的故事,说明了任何人都在自己的内心创造者缤纷美丽的世界。作者用细腻的笔法、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来表现盲童安静丰富的、热爱生活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生命也热爱世界上其他生命的盲童女孩感人形象。
“阅读链接”:择取了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段内心独白。这段文字主要讲她是怎么样用手来感受现实生活的细微变化,从而在内心描绘出大自然的神奇、可爱。
《永生的眼睛》:讲述了“我”的母亲、父亲在死后捐献了自己的遗体器官——角膜的故事。作者通过“我”对于捐献角膜的不理解,爸爸对我进行教育;爸爸的言行感到教育“我”,“我”给女儿讲爸爸的故事并感动了女儿的故事。展示了我父亲为了他人能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所有的读者。
《花的勇气》:细致描写了“阳光下藏着的小花”和“冷风细雨中一下子全冒出来的花”的变化过程,感悟到:花朵也有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勇气,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勇气。
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22个生字, 能写出17个生字;积累词语,会写会用28个词,认识、记忆31个。
2、学习四篇课文,摘录并感情朗读自已喜欢的句子、片断,部分会背诵。
3、领会同一个主题能用不同的题材来表达,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命题;在最初接触文章的时候,抓住题目展开阅读是一种高效的方式。体会作者命题与课文主要内容的联系。
4、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单元导读教学目标:
1、通过关于“对生命的理解”这一话题,初步感知单元主题“热爱生命”
2、浏览四篇课文,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
3、紧扣课题去质疑,引发思考,明确抓住课题进行阅读是种高效的阅读方式。
4、抓重点句联系课文去有效阅读。
5、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主题,去搜集资料。
课前准备:
1、阅读整组课文
2、搜集有关热爱生命主题的诗歌和典型例子
教学流程:
一、谈话交流、引发思考
1、谈话:同学们好,(音乐起)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轻轻敲打出春天的节拍。让我们伴着轻柔美妙的音乐,一起来欣赏图片。
2、播放课件!(描述图片)
3、如果请你给这些图片配个标题,你会用什么作标题?(顽强的小苗……)
4、小苗是坚强的,苍松是傲然不屈的,他们都有着顽强的生命……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对于生命的最初理解,走进本学期第五单元的课文,去学习四篇关于生命的故事,去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揭示主题、初读浏览:
1、现在打开课本翻到81页,请一位同学读导语。(读完后)其余同学听完后,争取用简单的一个词组来概括本单元的主题!(热爱生命!板书。)
2、这个主题下,有四篇课文,课题分别是: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 生命、花的勇气 。(板书课题:生命 生命 板在最后,读。)
3、初读课文、确定学法。
(1)这节课我们就要在这四篇课文中走个来回,了解他们的主要内容。
(2)读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初读这一组相同主题的课文之前,这里的一些学习方法供同学们参考:(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1)浏览(浏览是指快速默读,不出声地读,是一种读书方法,适合在短时间内读大量的文字。)四篇课文,借助拼音和同学、老师的帮助能认识课文生字,将课文读通读顺;
(2)从课题入手,了解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3)浏览四篇课文后,再选择感兴趣的一篇课文来谈谈自己的初读感受。并养成边学习边做记录的好习惯,把学习收获记录在自己的表格里。
4、 出示设计的表格,学生浏览课文。
本单元 主 题 |
课文题目 |
写了谁的生命历程(或故事) |
初读感受或对主人公的第一印象 |
|
触摸春天 |
|
|
永生的眼睛 |
|
|
|
生命 |
|
|
|
花的勇气 |
|
|
5、学生浏览课文,做读书记录
三、浏览课文 了解大意
1、按表格汇报,有选择地一篇一篇的汇报。
2、教师随机小结:经过这样一整理,我们基本了解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表达的主要情感。列表格也能让我们对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在我们平时的课外阅读中,也可以这样去做。
四、抓住课题 积累重点句
(1)
(2)
A、 这篇课文中哪些语言告诉我们安静虽然是个盲童,但是她是那么地热爱春天,那么地喜欢春天?划一划,念出来,推荐给大家!(建议、提醒要有滋有味地读:浓郁的花香吸引着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拢住了一只花蝴蝶……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
B、 这些语言细腻地描绘了在美丽的春天里,盲童安静正在触摸春天。大家划找的句子都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句,有一定的深刻含义。等到细读这篇课文的时候,咱们可以再联系上下文去体会。(再读课题:触摸春天!)比如:这里的春天又含着怎样的意思?小结方法:先理解课题,然后从文章中找寻与课题相关的语言,不仅仅积累了语言,也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了文章的美,文章的内函!就像这样,我们自己也来根据课文题目,联系课文学习课文吧!(选择其中的一篇,从课题入手,从词语到句子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
A、先从词语出发: 永生,永,永远;生,活着,存在;这个词点出了生命的色彩。
B、 字面意思看来是永远活着,永远存在。有什么是能真正地永远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精神!情感!还有对于生命的珍爱,对于他人生命的珍爱!(雷锋精神、日月山川……)
C、文中说的是永生的眼睛。(一个人的光明延续了一生,他们把光明送给他人的精神却可以延续世世代代。)
D、哪些语言向读者述说了这一点?(推荐,读。)
(4)
A、从课题上看,很容易看出主人公是花!花有什么勇气,让人一看题目就产生了读下去的欲望,这个题目首先就很吸引人。这很值得我们学习。
B、 课文中哪些语言展示了花的勇气?
C、 推荐、读。
(5)
A、将两个“生命”重叠在一起,给人感觉很震撼!对于生命的渴望很强烈。
B、 文中哪些语言表达了对生命的强烈渴望?
C、推荐,读。
D、而且这个课题把生命一次重叠使用,这样的方式与前三个课题又是不一样的。
四、词语盘点 积累语言
1、我们一起梳理了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划找出许多含义深刻的重点句,为我们本单元的学习打好了头阵。在初读这四篇课文的时候,也和文中的生字新词多次接触,现在一起来盘点课文的词语:出示词语,读:(各自去试试,自己读自己的。)
2、我们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同样也要主意积累词语和语言:
出示读书卡:摘抄3-5个词语;
3、建议:收集材料,办一期《热爱生命》的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