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红木家具到底该不该用“胶”?其实这个问题,您如果问红木家具的厂家,这个问题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为什么呢?简而言之,红木家具属于传统硬木实木类的家具,历经四季的外部环境的干湿度变化,都会多少有一些胀缩现象,即所谓的“抽胀”。有了“抽胀”如果家具的结合处没有“胶”来强化结构的固定,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松动,对于家具的使用寿命以及保养其实是有害的,因此合理地用“胶”对于传统红木家具是有益的。纯粹不用“胶”的红木家具,在圈子里面,是供“发烧友”拆卸把玩的,并不适用于普通顾客的日常使用。
红木家具中的“胶”通常加在榫卯结构连接处,起到加固作用。
如果榫卯结构制作不够严谨,又没用黏合剂加固,双手摇晃时红木家具会出现晃动现象。
市场中“无胶”可拆装红木家具需订制,且价格比“有胶”产品高20%左右。
建议选购红木家具时应更多“关照”家具的背面情况,因为结构连接处与边角细节最易偷工减料。
【正文】
用天然木材制成、生产加工环节污染少与依靠榫卯结构固定,是红木家具被多数消费者认定为“环保标兵”的主因。然而,当我们一直沉浸在对红木家具形、神、艺的欣赏与品评中时,却忽略了一个关键性问题:红木家具内,到底有没有“胶”?就此问题,笔者经过在市场中的探访与对业内人士的采访,得到如下答案。
红木家具用“胶”现象普遍
少量“胶”可起到加固作用
眼下市场中的红木家具是否都与“胶”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带着以上疑问,笔者来到某主流红木家具卖场进行实地探访。走访中,友联、元亨利、宣明典居、紫檀伽苑等红木家具品牌的销售人员均表示,自己家的部分产品在榫卯结构连接处用了“胶”来加固。当笔者继续询问,是否所有红木家具都需要用“胶”加固,且市场中的红木家具是否都有“胶”时,导购们多表示“不知道”。对此,宣明典居红木家具总经理付军民直言,目前红木家具市场中几乎99%的产品都用了“胶”。“胶”在红木家具中起到的作用有二:一是,为并不100%严谨的榫卯结构做加固之用;二是,令用天然木材制成的硬木家具经过热胀冷缩之后也能保证稳定程度,不易变形开裂。
那么,对大众消费者而言听着新鲜的“红木家具靠胶加固”一事,在业内是否早已成为普遍现象的说法,元亨利硬木家具董事长杨波与友联为家红木家具总经理潘海英均表示认同。其中,元亨利杨波表示,为了让家具的结构更稳定,使用寿命更长,古时候的红木家具也会用某种黏合剂为其加固,只不过那时使用的是鱼皮鳔一类用天然物质熬制成的“胶”,更环保一些。
无“胶”红木家具需要定制,且售价高出有“胶”产品20%左右
既然“胶”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存在于红木家具内,是否证明其存在的必然性,而纯粹靠榫卯结构立足的红木家具又存在与否呢?笔者走访时发现,部分红木品牌的导购表示,无“胶”产品很少,但也可以做不过需要定制,且价格较高。对此,龙顺成中式家具顾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种桂友告诉笔者,红木家具其实可分为有胶(不可拆装的)和无胶(可拆装的)两种。由于“胶”可以弥补榫卯结构不严谨所导致的连接处松散问题,因此无胶的红木家具对榫卯结构设计与手工技艺上的要求更高,相对成本与售价也就更高。杨波也称,如果消费者想在元亨利购买纯靠榫卯结构连接的“无胶”红木家具,通常需要定制,而较高的人工与时间成本会令该家具售价高出“有胶”家具10%-20%。
宣明典居付军民更提示消费者,外行人其实很难分辨一件红木家具属于“有胶”还是“无胶”产品。因此,让商家进行现场拆装或让其在合同中注明这一项,是消费者辨别真伪与维权更直接、有效的做法。
另外,某业内人士还透露,虽然“胶”的存在几乎成了行规,但“用胶加固”和“用胶连接”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目前,市场中也不乏一些小厂家干脆舍弃传统榫卯结构,直接用胶将红木家具各部件进行粘连,消费者切记小心选购。
红木家具送检无需测环保系数,各厂家用“胶”无标准
原材料够天然和依靠榫卯结构成型一直是红木家具被认为是环保先锋的主要原因。然而,榫卯结构处“胶”的存在会否令其“环保美名”受损,这些“胶”又是否会成为“环保隐患”呢?对此,北京市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站长罗炘表示,红木家具的检测标准主要参照硬木家具标准,送检时以树种和质量为检测重点。而由于红木家具属于实木类,所以在环保这一项上通常不会进行检验。但以往在对有环保检测要求的红木家具进行检验,得出的结论也都符合国标的板材甲醛释放量标准(甲醛释放量≤1.5mg/L)。
罗炘还表示,由于制作工艺无需加压,所以像“脲醛胶”一类存在高污染的黏合剂多数不会出现在红木家具中。因此,用来加固榫卯结构的如果是天然胶对人体完全无害,如果是化学胶由于量小也将在短时间内挥发,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当然,如果你不放心红木家具也是可以像板式家具一样,通过送检得到甲醛释放量数据的,不过检测方法依旧是属于破坏性的,一旦送检家具就会损坏。
转自:《北京青年报》
http://bjyouth.ynet.com/article.jsp?oid=8070076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