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风水:自学还是拜师?

标签:
易奇八字风水友人探讨预测 |
分类: 易奇八字 |
学风水:自学还是拜师?
文/易奇八字编辑部
昨夜,会见友人甚为开心,畅谈之余不禁想起之前发生在友人身上的一件事情。
事情起因,笔者的朋友是位自由撰稿人,三年前,来到广州说自己想静下心来,搞个人创作,当时还满怀欣喜说道,“三个月就可大功告成”云云……见此,笔者高兴之余,也就不忍打扰友人的文学创作。三个月后,友人联系笔者到其住所共进晚餐。笔者原先以为,友人已经大功告成了,于是应约而来。可没想到见到友人的时候,友人却十分苦恼地向笔者诉苦,自己来到广州以后,不知不觉的没了写作的兴趣了,在创作时期,也无法下笔挥墨等等。一直到现在,三个月过去了,自己作品在哪里还是不得而知。笔者在聆听友人的烦恼之时,顺势参观了友人的住所,发现一个问题,不是广州这座城市不适合友人,也不是他的写作水平下降了,而是这间房屋的气与场不对头。接着,笔者张罗着给友人找了一间风水较好的房屋。
两个月后,友人联系了笔者,并且在电话里高兴的说到自己作品已经大功告成,为答谢笔者的帮忙,亲自在酒店设宴以谢曾经的相助。酒宴之间,友人告知笔者,自从他搬到我给他挑选的房子住下后,文思泉涌,下笔一气呵成,写作很快竣工,感到甚是奇妙,特问笔者原因。我当然回答这是古建筑学里面的大风水学问。古往今来,但凡功成名就往往离开不自身的八字命格与阴阳风水。而家居风水,则视为阳宅风水学里面的文化支流。古人视“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为此,才能安享人宅相扶,运势吉祥的吉庆帮扶。听了笔者的风水学理详解之后,友人方明白风水环境学所产生的重要性与文化传承性。
三年后的昨天,友人再次南下广州,这次,友人不是为了写作而来,是为了向笔者探讨风水学来的。原来自从上次创作完成之后,友人就痴迷上中国传统风水学了,至今已研习风水学两年了。于是再见面之时,所探讨的问题也自然为风水学术。友人说到,为什么风水门派那么多,如:“三合派”“八宅派”“峦头派”等,就风水书籍就有《过路阴阳》《金锁玉》《黄帝宅经》《青乌》等等。实在是令他头晕眼花,无从下手。其实,这是风水文化传承的必然性与学术严谨性使然。学术研究在传承的过程之中,由于历代先贤见解的不同,所实地勘察的风水不同,验证的吉凶亦不同,所以都竭尽全力的在著作中传达自己的思想,自然而然地流传到现今就形成众多不同的门派学说。经过笔者一番讲解,友人方晓传统的学术渊源博深。同时,亦向笔者表其心志,希望跟随笔者研习风水学,笔者亦欣然应承。
交流热线:400-63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