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平衡》评课稿

(2014-04-29 21:10:40)
标签:

教育

分类: 网络教研

《有趣的平衡》评课稿

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彭慧文老师所执教的“有趣的平衡”活动课.除体现了这个宗旨外,还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还数学素材以生活本色。

小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教师在进行教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本节课正是贯穿了这样的思想。

从生活中的平衡现象入手,调动出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就会很自然的导出一个直接浅表性答案,这就是本节课中老师要找到的学生的学习生长点。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配合学生的表达再现生活的场景。不仅引起学生兴趣。更使学生直观的感受到了平衡的另一因素——距离.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平衡规律的兴趣。

2.玩中学习,玩中领悟。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在本节课的引导过程中始终注意运用这一理念,让学生在小组中,通过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去体验、感悟蕴藏在平衡中的数学知识。实验操作是本课运用最多的一种形式,在实验操作中学习是游戏的最高级形式,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学生从中不仅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欢和好奇比什么都重要。教师在课的伊始就创设一个平衡到底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的奇妙问题使学生充满好奇,强烈的求知欲、表现欲一下子让每个孩子都进入了组内实验的角色。

实验前教师语言精炼,准确地讲清了实验用具及操作方法,使学生们知道如何操作。而且利用媒体将实验要求呈现给学生.特别是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全体学生明确了实验目的.使学生的操作更具目的性,避免了盲目和随意。

3.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

活动课应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这节课便体现了这一点。三次实验操作.全班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即刻形成了热烈的气氛.学生的兴奋情绪受到激发。而且实验中有分工、有合作、有交流。特别是第三次在铁棒左右两边多个刻度上挂勾码的实验。当铁棒平衡时,学生们所获得成功喜悦是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这样,这节课的学生参与率为百分之百,做到了参与内容广.参与时间长。

“纸上得来终觉浅”。正如《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有目的地参与到学生的实验中,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统筹安排,为下面学生汇报做好充分的准备,使其汇报更加有序、有层次,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本课的设计堪称精彩。设疑、质疑,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探求的状态之中。结束语简明扼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言简意深,恰到好处。知识上有提升,能力上有发展,思维上有训练。

本课的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新课标的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有能力培养目标。同时还有非常重要的情感目标,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教学设计
后一篇:四边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