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去年暑期班结束(8月24日),我和家人到“长城脚下的公社”过周末。在漫天的繁星之下写成了这篇文章。(今年要一直工作到9月3日才有两天的休息时间,今年同学们的备考时间也确实要短一些。)当时许渊冲老先生获得翻译界最高奖项,他学英语的轶事也被提及。“许渊冲小学开始学英语,当时没国际音标,许渊冲通过口诀 "打泼了油,吓得要死,歪嘴"才记住WXYZ的发音。但因读音规则别扭,许渊冲很快对英语失去了兴趣。直到高中背诵了30篇英文课文后,打开了英文写作思路,顿时对英语充满兴趣,成绩跃居班级第二!”我愿意相信这段轶事是真的。而且周围很多英语不错的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我自己也有过这样提高英语的经历(当然我属于英语水平很一般的了)。尤其是成年人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有背诵篇章的经历。这么多年考研英语80以上的同学在介绍经验的时候都提到了背阅读篇章的经历。这算是背诵文章的实践依据吧。曾经读到过这样一段话:“背诵文章绝不只是机械地记忆, 它牵涉到复杂的心理过程,背诵本身也是创造性的活动。储存在记忆中的不是语言的形式, 而是语言的意义。当学习者根据所记得的意思去试图回忆原话的时候, 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段话可能就是背诵促进语言学习的最贴切的理论依据吧。既有实践依据又有理论依据那我们就开启背诵之旅吧!我做出如下的推荐:
1.2003年Text 2科学家应该对动物保护主义的错误言论做出回应。
推荐理由:有一定难度;必考词汇较多;句式典型;文章结构典型;话题有代表性;
2.2004年Text 3虽然经济疲软但是不必惊慌,大众也保持乐观。
段落中句间关系典型(尤其三段四段的列举,工整有力)
经济类的话题绝对典型话题;
3.2004年Text 4美国学校应该成为美国反智主义的抗衡力。
4.2005年Text 2对待全球变暖时,应该汲取曾经在吸烟上的教训,赶快采取行动。
5.2005年Text 4正式英语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但又是令人忧伤的。
6.2006年Text 1美国移民融入美国文化很成功。
7.2006年Text 4艺术家为什么变的反欢乐。
8.2007年Text 1优秀的表现是后天努力造就的
9.2007年Text 4信息安全已经引起各方的关注
10.2008年Text 4美国的开国先父们对于奴隶制度复杂的情节。
推荐理由:文章话题典型(美国文化)同时你可以选择背2009年第四篇;都是美国早期文化。
我们对于背诵的畏惧可以找来的最主要的理由是怕浪费时间,那我们就来算算时间:
这些文章本来你就该认真学习的,所以单词你是先查了的,句子你是本来就要分析完了的。所以这部分时间不能算作背诵所花时间。
接下来才是背诵所花步骤和时间: